第24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只佔據一郡之地,如此一來便手握一州之地了。
至於有疊加的地方,比如一個州有一個刺史一個州牧聽誰的麼,這也無所謂,到時候就看誰的拳頭更硬,誰就更有話語權,諸侯們自然都不認為自己會弱於他人,當然了這得除秦小白之外……
因此眾諸侯們最終都不再猶豫了,紛紛答應了與秦小白簽訂盟約。
秦小白雖早有所料,但見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眾諸侯們這就答應了,頓時大喜過望,如此一來,華夏區基本上就快要統一了,壓在他心中的五胡亂華和八國聯軍這兩座大山,也終於無懼了。
……
在秦小白和眾諸侯們達成協議後,隨即開始起草群雄盟約,由曹操曹孟德親自執筆。
這個盟約條例寫完後,便開始對各個要在盟約上的諸侯作介紹。
介紹麼當然要挑好聽的寫,於是曹操隨即開始落筆寫道:
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冀州刺史,袁紹。
交遊豪俊,結納英雄,豫州刺史,袁術
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牧,陶謙
聖人宗派,好客禮賢,青州刺史,孔融
聲如巨鍾,丰姿英偉,北平刺史,公孫瓚
……
最後寫到了秦小白,曹操本寫,威震華夏,曠古爍今,驃騎將軍,秦小白。
秦小白則搖頭說道:“太假太虛,來點實在點的。”
於是自己寫上:樂善好施,從不坑人,驃騎將軍,秦小白……
眾諸侯愕然,這特喵的還敢再無恥點麼……(未完待續。)
第569章 朝貢大法好
“對了,驃騎將軍,你看若是州牧刺史們去世了的話,那麼藩地政治該何去何從呢。”
諸侯們跟秦小白簽訂了共治天下的群雄盟約後,忽然他們想到了一個問題。
剛才秦小白說他們的刺史、州牧都是終生制的,這很好,金飯碗地位不動搖。
但問題是,終生制再怎麼樣也只有他一個人金飯碗,哪兒比得上世襲制,世世代代都是金飯碗的好,一旦他們死了的話,那他們的兒子怎麼辦,他們的後人怎麼辦。
雖然他們不知道秦小白吃了長生不老丹,但秦小白是所有諸侯中最年輕之人,他們現在都不是秦小白的對手,若是等他們都死了,那麼他們的兒子肯定就更不是秦小白的個兒了。
而秦小白又有大義在手,只給了他們終生制而不給他們世襲制,那他們的後代子孫便是得位不正,還不被秦小白分分鐘碾壓來碾壓去的。
那時秦小白必然以中央朝廷的名義,將各州各郡統統收入囊中。
若真是那樣的話,他們的後代子孫,當一個富家翁,甚至是一個平民百姓都是最好的結局了,怕就怕秦小白斬草除根將他們的後代子孫都滅絕了,那才是真正的坑。
說得直白一點,這就叫溫水煮青蛙,等他們真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了。
因此諸侯們想到此處後,都不約而同的驚歎秦小白真是好心計。
而他們當然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便出言試探著詢問秦小白,看看秦小白的態度如何。
秦小白見此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諸侯們在想些什麼,而他對此也早有準備,就等著諸侯們提這個問題呢,於是隨即回答道:“藩地當然是由去世州牧刺史的後代治理。老子死了兒子上,萬世永襲與國共休。”
“真的?”諸侯們聽聞秦小白此言頓時心中熱流湧動,沒想到秦小白居然如此給力。
秦小白笑著繼續道:“當然是真,而且如果沒兒子的話,女兒也行,女兒也沒有的話,入贅個女婿也行,再不行也可以過繼一個,保證大家香火爵位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