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起來。

楊朔銘翻到了下一頁,畫面上描繪著的,是幾名中國炮手在cào縱一mén大炮向海面上開火,海面上行駛著數艘掛日本軍旗的軍艦,在這mén大炮的炮位附近,還有類似的幾mén大炮在向日艦shè擊,海面上的日艦,有的已經起火沉沒,有的則冒出了滾滾的濃煙。

從這幅畫上的大炮的細部特徵來看,這些大炮就是贛軍裝備的180毫米重型榴彈炮。

楊朔銘將畫翻到了第三頁,畫面上描繪的是一群雙翼飛機,機首的機槍噴吐著長長的火舌,正向地面上的日軍士兵掃shè,日軍被打得人仰馬翻,四散奔逃。

“大總統對瀚之為贛軍配備的這些武器極為讚賞,”陳宦說道,“大總統說,這些武器顯示了我華夏的科技力量,也是我國得以戰勝日本的力量源泉。”

“如此先進武器,如能現身異域,當可壯我國威,使列強不敢xiǎo覷我國。”王士珍說道。

“大總統為了讓‘參戰軍’儘快成軍,打算借才贛省,chou調贛軍部分官佐及武器裝備入‘參戰軍’,但山東臨近日本海面,贛西又接近福建,為防範日軍侵犯,又不能過份削弱贛軍,”陳宦緊盯著楊朔銘的眼睛,說道,“如今確是兩難,瀚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在贛西雖然打下了一點底子,但生產xiǎo型槍炮和飛機還可以,重炮和這鐵甲戰車,都是將圖紙發到美國,在美國各廠訂購後組裝運回來的。”楊朔銘說道,“為今之計,就是一面整合國內各廠,加緊時間生產槍支彈yào,重炮和艦船等重型武器,仍在美國訂購。”

“在美國訂購這一塊兒,瀚之應該是有路子的,只是這錢的來源難以解決。”王士珍有些惱火地說道,“外國銀行團上一次借給咱們的錢,除去折扣,實際到手的根本沒有多少,贛寧之役後基本就沒了,這一次他們想要讓咱們出兵,貸款利息還這麼高,簡直在卡咱們的喉嚨。”

聽了王士珍的話,楊朔銘和陳宦相對對默然。

楊朔銘當然知道,王士珍說的是哪一次的事。

在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之後,由於中國政fu的財政困難,外債累積達1100萬英鎊,於是袁世凱向外國銀行團進行了“善後大借款”(這些錢主要用於抵還外債和政fu日常開支,並不是用來向革命黨人開刀的軍費),但列強出於加強對中國的控制的目的,有意透過政治借款來cào縱中國政局,“善後大借款”條件嚴酷,這次借款期限特別長,達四十七年,為從來所未有,借款總額為2500萬英鎊,但借款折扣很大,中國政fu實收八四,實得2100萬英鎊,年息高達5厘,累計須付息達42853597英鎊。利息總額竟達實收額的二倍,而按實收額計算,實際利率高達年息5。95%。根據合同的規定,善後借款的主要部分用來抵還外債和準備賠償外國人在辛亥革命中的損失之用。計歸還“庚子賠款”287萬英鎊,不久到期的外債約139萬餘英鎊,預備賠償外國人因革命所受損失200萬英鎊,共計約1078萬英鎊,佔實收額的一半還多。轉手之間,銀行團在外國金融市場上募集的款項,仍然落入了列強的腰包之中。而袁世凱政fu能用於行政的經費,只能供六個月之需,轉瞬即盡。對中國政fu來說,“善後大借款”是一次高利盤剝,列強透過對善後借款用途的稽核,透過對審計院的干預,也就監督著中國的財政;而透過監督和控制中國財政,列強就可以達到cào控中國政局的目的。

而這一次,列強既要求中國出兵,卻又在借款利息和折扣上作文章,最終目的,仍然是害怕失去對中國財政的控制權。對此,中國國內的有識之士也看得非常清楚,一位記者曾經在報紙上憤慨地說道:“外國銀行團最為無理之行動,即在屢次迫我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