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馬上就會提出左和右的問題,所以中國的官員善於把握中庸之道,尤其是在領導的面前,度的把握尤其重要。宋懷明在來平海之前就已經深入瞭解過平海的權力結構,知道顧允知在平海的影響力很大,他來平海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是根據目前的瞭解,顧書記的影響力比他想象中更大,宋懷明是個做實事的人,來到平海,他便抱著開拓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而來,他不會選擇隱忍等到顧允知離休,再開始推行自己的政見,他也沒有和顧允知正面衝突的打算,打擊走私車事件是他對顧允知底線的一次試探,是他對全體同僚的一次考察,他要透過這件事,確定自己日後該如何走,如何做,確定自己在顧允知的領導下能夠獲得多少的活動空間。
宋懷明笑道:“看來我和顧書記的看法不謀而合!”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所有人都聽出來了,剛才大老闆的那句話多少帶著不滿的意味,宋懷明說出這句話就是順水推舟明知故犯了,他在當眾跟大老闆耍心眼兒玩手段。
趙季廷望著宋懷明心中一陣冷笑,找死吧,你!
宋懷明道:“不過我認為走私車輛的事情不應該在作為主題,而是在全省範圍內展開一場道路交通安全的綜合整治,對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都有好處!”他的這句話說得極其巧妙,順著顧允知的話來說,初聽是想讓顧允知當面下不來臺,可馬上話鋒一轉,自己在走私車的事情上有所緩和,誰都能聽明白,這件事興起的原因就是因為走私車事件,而現在忽然轉成了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這是宋懷明在耍太極,在偷換概念,他看出了顧允知的不悅,也看出了所有常委對他這次行動頗有微詞,他是一個初來者,雖然頭上頂著代省長的光環,可他明白,在這幫常委的眼中自己還是一個外來者,或許在有些人的眼中自己只是一個幸運兒,別人對他產生排斥的心理是最正常不過的,宋懷明堅持要做事,就是讓別人逐漸轉變對他的看法,讓別人知道自己能力,宋懷明並不在意會在別人的心中留有怎樣的印象,無論是好還是壞他都不在乎,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做一個庸碌無為的人。
顧允知望著宋懷明的眼睛難掩一抹驚豔之色,宋懷明的順水推舟,宋懷明的巧妙讓步,都在一句話之間完成,這樣的年紀擁有這樣的素質,怎能不讓人驚歎。開始的時候,宋懷明力抓保和縣走私車上牌案,讓顧允知一度以為,他急於燒第一把火,急於出風頭,可宋懷明剛才的表現讓顧允知意識到他的機智應變,他在觀察宋懷明表現的同時,宋懷明也一定在觀察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顧允知忽然意識到,宋懷明這第一把火燒向的目標其實是自己,他也許在藉著打擊走私車事件,試探自己的底線,如果不是這樣,他怎麼會感覺到即將觸怒自己,馬上就開始收斂?顧允知開始覺著有意思了,他微笑道:“散會吧!”
***************************************************************************************************散會後顧允知單獨把宋懷明留了下來,作為平海省的第一領導人,他有必要關心一下這位年輕搭檔來平海後的生活狀況。
“懷明,來東江已經有一陣子了吧?生活還習慣嗎?”
“多謝顧書記關心,我就在11號住著,除了東江這邊的飯菜清淡了一些,其他的都還不錯!”
顧允知意味深長道:“刺激性的東西對身體沒什麼好處,還是清淡點好!”
宋懷明微笑道:“所以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