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年吉聞言,立刻回到:

“回聖上的話,此次東海一戰,馮大人揚我大魏國威不假,卻並未彰顯出我大魏的仁德。”

張年吉此時站直身子,繼續道:

“就如議和條款中,割讓的胖子島、伊予島等,都是倭國舊地。”

說到這裡,他看回頭看了一眼馮一博,眼中挑釁之意十足。

“而我大魏對外當以寬仁待之,倭國既先承認藩屬地位,我們又如何能要藩屬之地?”

看來他是看到了條款的,不僅知道割地賠款。

還知道倭國承認藩屬地位的事。

可馮一博聽了,卻不由失笑道: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那就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也就是說,你不幹好事,我就幹你。

你幹了好事,我也會對你好點。

這個原文出自《論語》,所以這次真的是子曾經曰過的。

以馮一博的性格,當然不會只點到為止。

先用聖人的話回敬一句,馮一博才出列也朝丹陛一拜。

不過,他沒和景順帝說話,而是轉頭對張年吉道:

“大人說的話,聽著好像有理。”

馮一博含笑而對,隨後話鋒一轉,又道:

“可除了中原一帶,《禮記》有‘南蠻北狄,東夷西戎’的說法,那按照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該以仁德為要,幫他們復國?”

他引用的是《禮記·王制》中,關於五方之民的說法。

這也是中國二字的出處之一。

然而,隨著時移世易。

禮記中國的“蠻狄夷戎”四族,早就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最開始的時候,東夷就是黃河下游,南蠻則是江南一帶,西戎是秦地,北狄原指燕雲一帶。

若是真按照這個劃分,那都中也得歸到四夷。

“胡說八道!”

張年吉一聽,立刻怒斥一聲,又道:

“這些都是大魏固有領土,如何能讓?”

馮一博等的就是他這句話,聞言自是點點頭,又笑眯眯的道:

“原來大人還知道領土的重要性,這麼說你的意思是,只有開國太祖才能開疆拓土,後世子孫只能守土不能開疆?”

這話裡暗藏玄機,等著張年吉往裡跳。

景順帝將東海郡視為開疆拓土之功,都去太廟祭告過了。

如果張年吉說是,那就是在說景順帝好大喜功。

如果張年吉說不是,那割倭國的地就也是開疆拓土。

“胖子島孤懸海外,不毛之地要之何用?”…聽到張年吉避重就輕,絲毫不敢提東海郡的事。

只死咬胖子島不放。

馮一博自然不會讓他輕易過去,就直接挑破道:

“原來大人是明著嫌棄東海郡獻土歸附,暗裡諷刺聖上不算開疆拓土。”

“你!”

張年吉頓時一窒息。

可馮一博卻還沒完,又道:

“始皇帝有你這樣的臣子,怕是不能掃六合,漢武帝有你這樣的臣子,怕也不能封狼居胥,唐太宗有你這樣的臣子,估計不敢納諫言,宋太祖有你這樣的臣子,還不得還政給柴家?”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這四個明君,全都不敢用這樣的臣子。

這話說的可謂是極重了。

今日的議題是議和條款,而朝野各方的目的,卻都是其中的賠款。

至於現在,就是一個試探。

所以,馮一博也不急著放大招。

但他隨手一些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