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全詩,就開頭兩句足矣。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一句自然說的是少女美麗動人,豔若桃花。

倒也只是中規中矩。

而後面一句就是黛玉害羞的原因了。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意思是姑娘若是過了門,定然家庭美滿,宜室宜家。

黛玉顧左右而言他,說了不選芙蓉。

就是想到了這句。

不選芙蓉,不是因為不想和寶釵的牡丹相較。

而是桃花才能體現她最想要的。

一見黛玉羞紅了臉,妙玉就明白她在想什麼。

她本不想揭穿妹妹,可實在忍不住笑了出來,道:

「咯咯!好好好,我就這麼和爺說!」

黛玉一聽,頓時明白自己有些刻意。

臉上紅霞更濃。

「哎呀!姐姐!」

想到懂些詩詞的人,一聽就都明白她的意思。

黛玉又改口道:

「你就說我什麼也沒說,直接拿了桃花就好。」

妙玉輕笑著搖頭,道:

「知道了,你知道我不會多嘴的。」

想起這位姐姐的性子,黛玉才輕輕鬆了口氣。

隨後她拿著桃花白墨怔怔出神。

一時間,由桃之夭夭,想到了將來嫁過去後的生活。

「我看你心神不寧的,要不跟我過去,給老太太請個安?」

妙玉見黛玉看著手中白墨髮呆,眼神卻變化不停。

知她定然在想馮一博的事。

當下她就笑著提議,邀黛玉去馮府做客。

提起李孟氏,妙玉又想到什麼,補充道:

「對了,忘了和你說,前些日子,李家的嬸孃來了,還帶了兩個標緻的女兒。」

黛玉本怔怔出神,聞言眨眨眼,疑惑道:

「什麼嬸孃?」

妙玉見她回過神來,笑著將李嬸孃的事講了。

「是李老爺親弟弟家的,這次來都中,應該是想讓老爺幫她給兩個女兒找個良配吧。」

這事李嬸孃並沒當眾提過,但明眼人都是一看就能猜個大概。

妙玉在家雖然話不多,但以她的聰慧自然也看出了端地。

若是別人,她也不會多嘴。

但黛玉是她親妹妹,將來又是正室。

她身為長姐,又是媵妾。

兩人必然要同進同退,自是與別人不同。

「兩位姑娘倒是都生得人才齊整,出落得花朵兒一個樣兒。」

黛玉心中還想著別事,聞言有些好奇問道:

「可有寶姐姐標緻?」

聽黛玉什麼都要和寶釵做個比較,妙玉不由失笑。

不過,她還是道:

「雖也氣質出眾,但終究不如夫人。」

黛玉知道,妙玉向來實話實說。

她也知道,寶釵確實生得極美。

可馮一博將寶釵比作豔冠群芳的牡丹,她終究有些不服。

聞言就微微撇嘴。

妙玉見此,不由搖頭,勸道:

「不過皮相罷了,爺不在乎這些,不過……」

說到這裡,妙玉卻是臉上一紅。

她想起兩人相處之時,馮一博與她論三十六地佛。

那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她再看看黛玉,輕輕一嘆。

不由搖了搖頭。

黛玉見她說著說著臉卻紅了,還打量著自己胸前。

一時莫名其妙。

忽地她眼睛一亮,卻不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