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的美人。
一開始,他只是想轉移自己殺後宮的恥辱,將恥辱轉給宋皇,誰知美人到手後才發現,果真是傾國傾城的佳人。
能得此女,商建雄暗暗慶幸自己的決定,甚至隱隱覺得殺了後宮那些能換來此女並不虧。儘管面對目前的這般局勢,他還是忍不住連連寵幸。最後連童陌都忍不住委婉相勸,國事為重,讓商建雄小心這是宋國的美人計。
而邵登雲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不負眾望,竟連挫韓軍進攻的鋒芒。
韓軍儘管沒有全力而為,可攻勢接連受挫,金爵吃驚不小,對邵登雲的重視再次提高几分,也慶幸之前的戰略抉擇,若真攻燕的話,必然要付出巨大代價。
“此乃佯攻,金爵的目的很簡單,攻打燕國吸引燕國主力人馬,讓趙國看到撿便宜的機會,好讓趙國安心,促使趙國出兵。一旦趙國出兵被纏住,金爵必收攻勢,轉攻宋國……”
坐在地圖前的蒙山鳴對商朝宗等人解析韓國的攻勢意圖。
旁觀的宮臨策細心聽著,想著,看看眼前,再想想之前燕國亂局開始後的戰事,這冒出的一個個的人不管輸贏,無論是蒙山鳴、金爵、羅照,還是吳公嶺或張虎等人,這一個個的來往交鋒,對戰場局勢的敏銳捕捉能力、危險預測、軍心士氣的調劑還有緊急應變的操作能力,當局時迷,回頭再看真正是令他歎為觀止。
原本都不被他放在眼裡的人,直到他親臨戰場,親身近距離感受其中的一切後,方切身感受到什麼叫做術業有專攻。
戰爭,絕非他以往看到的最後訊息上的輸贏那麼簡單,千軍萬馬的排程,什麼時候進,什麼地方退,大如摧枯拉朽,小如見縫插針。更恐怖的是支撐一場戰事的後勤補給,那絕對是外人無法想象的操作,甚至比直接交戰更耗精力。
親眼目睹感受過才明白,一場戰事下來,方方面面的操作綜合起來絕對是個精細活,真正是一場藝術,不比修煉精妙的修行功法簡單,誰能相信是這群大老粗能幹好的活?
修煉只要有根骨就能練,頭腦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修為上來了就能在各門各派混下去。而這些具備相當實戰經驗、指揮戰爭的人,卻是反覆經歷死亡淘汰後留存下來的人。
宮臨策感慨頗深,想起了被朝廷弄死的那些寧王舊部,隱隱感覺有些可惜,這些損失都不是靠時間和資源就能堆出來的,都是要經歷血與火的實戰淬鍊、淘汰才能真正確認是否合格……
對於金爵的戰略意圖預判,這邊同時轉達給了負責北方戰事的邵登雲。
邵登雲是蒙山鳴一手帶出來的,對於邵登雲的作戰能力,蒙山鳴是瞭解的,對於交過手的金爵他也瞭解。
在大局面戰事上,邵登雲也許不是金爵的對手,但在局面戰爭上,蒙山鳴不認為邵登雲在經營北方多年且熟知北方風土人情的情況下能太過遜色於金爵。
而獲悉金爵戰略意圖後,知道韓國不太可能對燕國發動全面戰爭後,邵登雲也有了應對的底氣。
蒙山鳴的意圖,邵登雲也清楚了,儘管韓國只是佯攻,這邊卻要打出氣勢來,只有讓韓國越發認識到攻燕的代價,才能讓韓國越發堅定攻宋的戰略。
邵登雲當即放開了手腳,與韓國大開大合交手,甚至與親臨前線的金爵直面交鋒。
他也是久經沙場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金爵?他還真未必會放在眼裡,對金爵沒有怕這回事!
邵登雲擺出的態勢是,只要你韓國敢攻進來,我便放你進來,你進燕國打,我也進韓國打,破罐子破摔看誰怕誰,有點重複了蒙山鳴對宋的戰略。
金爵對此頗為忌憚,韓國的攻勢被邵登雲逼得漸轉守勢。
兩人直面交鋒,邵登雲不落下風,引得金爵在大軍中無限感慨:“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