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都是步兵,行程較之緩慢,再加上被積雪覆蓋後道路難走,給漢軍造成了不少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林南叫來了趙雲、龐德、華雄三人,吩咐他們各帶手下的二百人營造一個灶臺,只做一千五百個,並且用火燒黑,又從蓋勳那裡弄來鍋碗瓢盆丟在灶臺附近。

蓋勳得知這一事情後,便找到了林南,張嘴便問:“侯爺前者減灶,現在增灶,到底意欲何為?”

未及林南開口回答,便聽曹操笑道:“林將軍好智謀,減灶效仿孫子迷惑龐涓。增灶嘛,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林將軍應該是在效仿本朝的虞詡吧?”

蓋勳聽後恍然大悟,聯想到此情此景。利用增加灶臺的事情。也足可以迷惑住叛軍,便緩緩地道:“侯爺前者減灶是示弱以叛軍。今者增灶是示強以叛軍,一路上不斷的用此法,便可以迷惑叛軍,使其以為我軍人數不斷的在增加。不敢緊逼,實在是妙計啊,侯爺這一招可真是高明啊。”

林南呵呵笑道:“我也只是效仿古人而已,談不上什麼高明。”

曹操道:“林將軍學以致用,雖然是照搬古人兵法,卻也用的活靈活現,確實不能不讓人佩服啊。”

聽到曹操、蓋勳的讚賞之後。林南不再謙虛,他的腦海中何止減灶、增灶這樣的迷惑敵人的兵法現例,他看過的書籍很多,曾經更是將孫子兵法運用到商戰中。說起活靈活用,他比誰都有一套,中國歷史名將、名臣多不勝數,隨便從亂世的時候抓過來一個例子,他就能在這裡用上,也算是不枉當年讀了那麼多的書籍了。

漢軍一路急退,叛軍一路狂追。可唯一不同的是,漢軍退的順暢無比,可叛軍卻追的多有阻滯。饒是如此,邊章、北宮伯玉還是不願意就此放過消滅林南的機會,二人心裡都明白,一旦消滅了林南,不禁名聲可以大噪,更可以給予漢軍一個沉重打擊。

皇甫嵩這次所統領的八員健將中有董卓、周慎、林南這三員健將是涼州人,就連皇甫嵩自己也是涼州安定郡朝那縣的人,除了周慎名聲在涼州不夠響亮外,相比之下,董卓這員宿將和林南這顆新星對涼州羌胡叛軍的威脅較大,而皇甫嵩做為大軍統帥,這種威脅就更不言而喻了。如果這次北宮伯玉和邊章能殺死了林南,活著將其俘虜,勢必就會減少了一份對叛軍的威脅,這也是為什麼邊章、北宮伯玉窮追不捨的目的。

也不知道追擊了多久,邊章、北宮伯玉只覺天色黯淡了下來,看著仍然在前面搬運障礙物的羌胡健兒,兩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團火燎,擔心這樣下去會被林南跑掉了。二人一個想法,只對視了一眼,便立刻異口同聲地決定帶著兩萬騎兵先行離開,追擊林南、曹操所部的漢軍,留下另外的五萬大軍退回已經被叛軍佔領的漢軍營寨。

兩萬輕騎一陣急奔,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看到了地上一處漢軍的埋鍋造飯的地方,粗略數了數,大約有一千五百個灶臺。

北宮伯玉和邊章面面相覷,異口同聲地問道:“漢軍來援兵了,現在該怎麼辦?”

“跑了那麼多路,為的就是能夠擊敗漢軍,漢軍一路逃到此處,早已經身心疲憊,就算有援兵又能怎麼樣,衝殺過去,照樣能夠擊敗漢軍!”邊章不想就此放棄,大聲對北宮伯玉道,“我繼續追擊,你若不想一同前往的話,就速度撤回去!”

北宮伯玉也不敢示弱,當即道:“我發過誓,要殺了林南,我不能就此退卻。”

計議已定,二人便一起帶著騎兵繼續向前追去,追出不到半個時辰,便看見了漢軍步兵正火速沿著官道朝東跑。

林南、曹操、蓋勳三人領著九千人馬正疾速賓士間,忽然聽見背後傳來了一陣陣轟鳴般的馬蹄聲,回頭望見北宮伯玉、邊章帶著大隊人馬追來,漫山遍野的都是羌胡的叛軍,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約有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