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每年還為思聰學院助資五十兩呢。”

“那今後內院也每年資助五十兩好了。”鄭克臧這也是有感而發,他沒有想到所謂的有教無類是這麼一回事,也不知道兼愛的實踐其實領先西夷數百年乃至千年之久,可惜啊,這一切都隨著大明的覆滅終結在通古斯惡奴的手中了。“不過什麼絕聲衛,以後不要讓李先生再隨便說了,免得有人聯想到什麼”

146。戰後研討

“西港一戰是童子軍建成後經歷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殘酷的考驗,此戰咱們雖然贏了,但多半靠的是運氣,臣曾經仔細回憶過當時的情況,記得最深的就是關於長矛隊被清軍衝散的那一幕。”改編還沒正式開始,鄭克臧找到機會召集了一部分西港之戰的參與者對戰役進行總結,期間,剛剛升任左虎衛師師參軍的林康一臉嚴肅的向鄭克臧報告著。“當時咱們的長槍陣列只有兩列,幾乎被數倍的清軍一衝而垮,如今雖然新編師每團都有六哨,但長槍手的數量卻沒怎麼有增加,這絕對不行”

“臣以為長槍數量不足固然是個問題,可更關鍵的是鹿銃射程太近了。”原童子軍第一鎮首席參謀軍機,現右武衛師總參軍趙煌則有另外的看法。“臣對比過鳥銃的射程,發現若不是匆忙上岸的清軍缺乏足夠的火炮,其鳥銃隊又為我炮軍所壓制,我軍恐怕反而要遭到對方鳥銃在遠處的狙殺”

“臣下以為,若不是清軍戰馬太少,否則以馬隊開道,當面的鹿銃射擊一輪後便得將陣位交換給長矛隊,否則就無法抵擋其的衝鋒。”原童子軍第二鎮監督,現左勇衛軍第二團副統制顧凱的意見則綜合之前兩人的觀點。“而或是換裝了鳥銃,至少可以打兩輪,雖說未必能對重甲的清虜騎手造成多大的損失,但至少可以殺傷一些沒有披甲的戰馬,還能為長槍隊留出足夠的換防時間”

“臣試著用鹿銃和鳥銃分別射擊各種甲冑,鳥銃一百步內可以殺傷無甲的綠營,八十步內可以對身著皮甲之輩造成傷害,五十步可以擊穿八旗兵的單層棉甲,三十步內可以對身著本藩鎖子甲的官兵造成傷亡,十步之內可以擊穿本藩瘊子甲。”左虎衛師第一團第一哨哨官洪輝也做了相關報告。“而本藩現在所用的鹿銃,無論是棉甲、皮甲、鎖子甲在五十步內都一銃打透了,三十步內瘊子甲、雙重棉甲,二十步內泰西最新最好的板甲也能打穿了,所以,臣覺得鹿銃遠了容易打偏失的,近了威力又過於巨大了,或許能在鹿銃與鳥銃之間取個折中是最好的了”

“很好,”鄭克臧點點頭,他聽明白了,下面人口誅筆伐的關鍵都在長槍數量不足和火銃射程太近上面,涉及到自己分散用兵致使陷入孤軍作戰的問題,怕是沒有一個人願意談及的,這令人有些失望,不過這兩個問題也很重要,於是他應道。“看起來,你們都有改良火銃增加槍隊的想法,那麼安卿。”鄭克臧衝著剛剛轉任槍炮所監理的安龍吩咐著。“孤以為鳥銃銃管約四分,鹿銃為七分,或可以取中間值試試,另外鳥銃的銃管較長,新式火銃或可以採納一二。”鄭克臧又依照日後的槍托樣式以及槍刺的樣式,隨手畫了一張草圖交給安龍。“卿一併交給槍炮所試驗一二。”

安龍接過鄭克臧的樣圖摺好攏在袖子裡:“主上,臣跟槍炮所裡的大匠也討論過一二,槍炮所的大匠說了,若是不怕再次裝填銃藥鉛子麻煩的話,可以生產五雷神機、迅雷銃和一窩蜂,雖然其未必如火炮發射的霰彈那樣便利,但也是一掃一大批的利器。”

所謂五雷神機和迅雷銃就是多管的火銃,一窩蜂是以火藥推動的齊射箭,都是這個時代的機關槍,因此鄭克臧沉吟了一會答道:“槍炮所想試製什麼武器孤不會多管,但有幾個要求,第一,要軍前便於攜帶;第二,要容易操作;第三,威力適當。”

鄭克臧這麼一說,原鑾儀衛騎軍營營官,現左勇衛師師參軍扈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