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功成名就再成親(第2/2頁)
章節報錯
哪怕三年後高中也不會毀親,先不說他心悅昭昭,三年後昭陽在京城站穩腳跟,驚蟄他腦子進水了要得罪一個紅人大舅哥?柳大人您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柳大人一想果然是這個道理。
因此承諾佟華瓊,儘量說服陸老爺子多留陸昭昭幾年。
此事就這樣定了。
佟華瓊還有一件事要麻煩柳縣令。
那就是問柳縣令平川縣有沒有好用的棉紡織車或者哪個能工巧匠會打造棉紡織車。
自從決定開創棉布紡織業,佟華瓊將各村的紡車蒐羅家裡檢視。
發現所有的紡車都不符合她的要求。
由於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大多以麻布為主,加上寧城一帶不像江南養蠶,因此整個燕關鎮的紡車都是為紡織麻布打造的。
這樣的紡車用於生產棉布肯定不行。
棉花從到棉布的工序和苧麻到麻布的工序都不一樣。
棉花需要趕棉、彈棉、擦條等一系列複雜工序,誠然這個時代有棉被,但很多棉花都只把殼子去掉都沒有趕棉這一工序,棉被並沒有多暖和。
要不咋大戶人家都用蠶絲被呢。
“紡織車各村各鎮都一樣,沒有啥特殊的。”
一向將農桑放在首位見多識廣的柳縣令想了一番對佟華瓊搖頭。
佟華瓊眼裡浮上失落,難道要靠自己手動研發?
她並不擅長手工。
她知道紡車的原理,但就像後世說的明白許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一樣,她知道許多先進生產力的原理自己造不出促進生產力的工具。
谷老頭本家堂兄因瘸腿耽誤唸書的兒子谷大橋倒是製作工具的一把子好手,他自從來佟華瓊家幹活拿著紡織機琢磨了倆月依舊沒有琢磨出來。
柳縣令沉思一番,忽然想到曾經在盛京科舉時結交的同期江南舉子,就說道:“不過我可以幫佟大嬸問問我從前的同窗,同窗去歲去了江南華亭縣主政,聽說華亭縣穿棉布衣裳。他到了後曾經派人給我帶來一匹棉布,又軟又輕。”
佟華瓊說道“那太好了。”
江南華亭縣是哪裡?
佟華瓊在腦子裡搜了搜,那不就是後世的松江。
她讀大學時曾經去松江大學城找同學玩,就有個車站叫華亭站。
這不正巧,改善棉布織機的大神黃道婆就是松江人。
難道在平行時空裡,那些曾經創造過歷史的璀璨群星,依舊會讓星光穿透時代照在歷史長河裡,福澤這個後世並沒有史書記載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