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苦楚,到時候,這塊地方,還是得依靠我們才行。如今,只要我們渡過這道難關,將來的富貴還怕沒有保障。”
吳三桂的話其實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簡直就是在說,跟著我,好好幹,絕對少不了你的好處。
聽到吳三桂的話,李如碧一陣大喜,忙不迭的說道,“多謝王爺栽培!”
完之後,三人都是一陣大笑!
此刻,李如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前腳剛剛踏進吳三桂的大營,立刻就有人傳信到了明軍手中。
那名劉之復派遣過來的使者一陣怒罵。
另一名看起來像是一個劍士模樣的人,神色很是淡定,渾然沒在意的說道,“沒事,孫殿下早就料到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去劫糧
李如碧是個很講效率的人,在吳三桂的大帳之中,悄悄的密議一番,便將一封信遞到劉之復的使者手,一邊拍著他的手,一邊語重心長的說道,“此信關乎我大明江山的氣運,你縱然是拼了性命,也要護得他的安全,切記、切記。”
聽著他的話,那名劉之復的使者,一邊暗暗的罵道,一邊鄭重的回到,“公安伯請放心,我就算是不要這條性命,也絕對不會讓這封信有絲毫的閃失,若是碰清兵哨探,縱然不能力敵,也定會銷燬了這封信去。”
聽到他的話,李如碧像是放下心來,然後把自己的侄兒叫到跟前,說道,“這是我的侄兒,你想必已經認識,我就不再多做介紹了,這一路過去,清兵定然重重阻攔,若是沒個人遮護,難免會有所閃失,而且有些話,不能隨意寫在信中,也只能是讓我的侄兒傳達才好。”
對於李如碧的苦處,劉之復的使者表示很是理解,面的話,表面讓他的侄兒照顧他們,更重要的是保護他侄兒的平安,於是一口應承下來,說道“公安伯請放心,我們絕對不會讓李兄有任何差池。”
對於劉之復使者的承諾,李如碧表示大感放心,於是派遣他的侄兒,朝著楚雄府的方向,飛馳而去。
一路過來,看見幾波清兵哨探,不過都被李如碧的侄兒騙過,然後一路闖進孫永金的軍中。
著李如碧以及他侄兒的表現,劉之復的使者心中暗笑,如果不是早就知道李如碧的虛偽,只怕真讓他們給騙了過去。
他是劉之復的親信,對於劉之復的命令向來是言聽計從,何況,對於劉之復再度投明軍一事,也是他喜聞樂見的,於是請命充當使者,期望能夠說動一些投誠兵的將領,在雙方交戰的時刻,倒戈一擊,所以,當他聽到李如碧耍花招的時候,除了噁心,再也沒有其他了。
同時,對於孫永金所擁有的實力,也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他渾然沒有想到,李如碧做得如此隱秘,也會輕易的查探清楚,這說明他的間諜已經遍佈清軍營中,說不得就連劉之復的軍中也擁有著他的人。
想到這裡,他便感到不寒而慄,幸好歸順了明軍,不然的話,說不定什麼時侯,被人割了腦袋都不知道,於是對孫永金的軍事力量感到更加的敬畏。
其實,孫永金可以做到這一點,是很簡單的。
在明軍連番大勝的情況下,不僅僅是楊威、李如碧這些大將在悄悄的動著心思,一些低階的小軍官也不是沒有想法。
孫永金在騰越崛起之後,就招募了大量打散的明軍,現在隨著祁三升、高文貴、吳三省等人的加入,這些跟投誠兵有著各種關係的明軍就更多了,雙方曾經站在戰壕裡,長年的同清兵進行對峙,建立起了深厚誼,不是說散,就能散的,何況,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是出生於雲南、貴州兩地,就算一起作戰的情分可以撇去不講,那麼同鄉之情也是能輕易拋撒的嗎?
所以,孫永金的部下不僅僅在拉攏著像李如碧、楊威這樣的總兵一級人物,同樣也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