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議地說:“你不會認為這兩件是仿品吧?”
孟子濤呵呵一笑,也不多說,但這樣的態度讓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看法,看來他確實認為這兩件是仿品。
其實別說姑侄倆,旁邊的陳仲鋒也相當的意外,不過,想到孟子濤的身份,他還是相信了孟子濤的判斷,打算一會再瞭解一下詳情。
“孟先生,你不會是看錯了吧?”馮真珍皺著眉頭說道,她可不瞭解孟子濤的身份,第一個念頭覺得孟子濤這是想要壓價才提出的說辭。
孟子濤說:“你們認為我看錯了那就看錯了,不過對我來說,我最多隻會花剛才說的價格買這兩件瓷器,如果不行的話,那就算了。”
“呃……”馮真珍見孟子濤說的這麼絕,也不好再說什麼,反正想讓她以這麼便宜的價格賣掉這兩件瓷器,她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雖然瓷器沒有賣出去,但有了28萬開張也算不錯了,於是馮真珍又爬到地下室去,搬了一塊奇石上來。
這塊奇石可不同於房間裡的這些,品種為古代四大名石之一的靈璧石。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巖對靈璧石發出的讚歎。而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描述道:“靈璧石出……在深山沙土中,掘之乃見,有細白紋如玉。不起巖岫。佳者如臥牛、蟠螭,種種異狀,真奇品也。”
從古至今,靈璧石一直被文人雅客所喜愛,而且靈璧石具備的天然藝術品唯一性和資源不可再生性,也就具有了值得期待的升值空間。
由於存世的“老靈璧”多是體量巨大的園林景觀,又多儲存在如故宮、大相國寺、蘇城園林等名勝之地,能夠上市的“老靈璧”十分罕見。因此,現代靈璧石精品價格不斷飆升。
如1994年香江。蘇富比拍賣行的一件45厘米高的靈璧石拍品,成交價達到6。8萬美金。
此件靈璧長約二十厘米左右,形如駱駝,上有雙峰高低錯落,下有兩足橫跨支撐。供石溝壑縱橫,紋理天然,以手叩擊聲如鈴鐺悅耳動聽。此件靈璧可置几案,亦可綴小景,如同漫步墨雲間,細品書香氣,雖然器型不大,但已頗為難得。
更何況,孟子濤驚訝的發現,奇石下方可見幾個刻款,不過最上面的一條不知被誰破壞了,已經看不清楚姓名,而餘下的幾個刻款,則是清代頗為名氣的文人雅士,不過這幾位名氣有限,到了現在,除非是專業人士,不然根本不知道這幾位是誰。
看到款識被破壞,孟子濤心中十分惋惜,好在他有異能可以加以判斷,結果證實,第一位留款之人應該是北宋時期。
說起來,史上對靈璧石曾有兩次較大規模的開掘和收藏。一次是北宋中後期,先是當地人士採石築園,或為清供,經蘇軾、米芾等稱揚,名聲愈噪,直到徽宗修築艮嶽石,達到高峰。
發現留款之人是北宋時期的,孟子濤最希望留款的是蘇軾或者米芾,當然最好是宋徽宗,但如果是這三位的話,想必沒幾個人會把他們留下的款識破壞了。
因此,如果款識是被有意破壞的,很可能留款之人名聲不好,這麼一想,孟子濤覺得有可能是蔡京這位奸臣了。
當然,這一切只是孟子濤的猜測,現在款識已經被破壞,也不可能復原了,所以具體是誰也不得而知,或許他猜錯了,只不過是位普通人呢?
言歸正傳,不管怎麼說,這年月老靈璧石在市面上已經不多見了,更何況還是北宋時期的老靈璧,那就更加少見了。
孟子濤說道:“這塊靈璧石我比較喜歡,麻煩給個實價吧,你們老是給出高價,浪費彼此的口舌,雙方都累,又何必呢?”
馮慎明呵呵笑道:“剛才是我沒有想到關鍵,那我就給你一個實價吧,五十萬!”
孟子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