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人的青春,平靜,努力,默默無聞。

甚至比默默無聞更默默無聞。

她或許侷促,也不諳人情世故,一整個漫長的青春期,都沒有經歷過偶像劇般熱烈而浪漫的情節。

就算有過怦然心動,也最終被自己掐滅。

但在她的人生中,她一樣是主角。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那種先抑後揚的養成系主角。

總有一天會破繭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最起碼此時此刻,他們都很年輕。

未來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

「能不能進決賽,誰也不知道。」

寬闊的大廳內,謝夏諺把號碼牌發給每一位隊員,氣定神閒,「但我們的目標是總冠軍。」

尉遲文忍不住哈哈大笑:「你這個前後邏輯都是反的好不好。」

「反了才符合我們的隊伍。」

謝隊長淡定解釋:「不用去考慮能不能進決賽,把這當成是冠亞爭奪賽來打就行了。」

紀棗原順口幫他解釋:「就是說,要麼拿第一,要麼拿第一。」

正好,決賽直通車就倆名額。

如果能拿到一二名,直接獲得最終國際決賽資格,而不用再參加後面的加賽了。

魏馳文難以置信:「你是這個意思?」

「嗯,就是這個意思。」

「……你真不是人。」

現場十六支隊伍,全部都是來自各大知名學校,學校區域基本圈定在北上寧杭深,還有蓉城、津市這種發展比較優越的大都市,且隊伍成員比較單一,幾乎都是同學校同學。

由好幾個四級市普通重點中學學生混合組成的「雜牌軍」,好像只有謝夏諺他們這一隊。

而這麼多精英隊伍中,最終能進總決賽的,就四支隊伍。

在魏馳文他們心中,能進前四就已經是很美好的成績了。

結果沒想到,他們的隊長想的更美好:朝著第一名的寶座衝鋒。

比賽的規則很簡單,基本的限定資料都已經放在各組桌上了,計時開始後開始拆資料,進行設計和發表準備。

每組配備三臺電腦,準備時長為200分鐘,要準備的東西也很簡單:一份可以演講的ppt就行了。

但實際上,這裡面還包含了城市概念圖、資料模型或圖表說明、文字介紹、邏輯總結,以及,最後的口條準備。

因為這次比賽規則改了,發表的人不再由隊伍自行決定,而是單純靠抽。

評委抽到幾號就由幾號上去演講。

那這其中差距可就大了。

畢竟是一個國外組織主辦的國際比賽,決賽時肯定是英語為主,如果這次被抽到的這個隊員剛好英語不好,用中文講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一定會扣一部分語言分就是了。再加上口齒表達,臨場狀態等等。

其實還是蠻有影響的。

所以,紀棗原在準備的過程一直努力地發揮自己的語言描述和想像力作用,然後幫大佬打下手。

數字運算和空間設計這種她都不是很擅長,貿然插手只會影響大家的進度,可如果最後演講沒抽到她,過程中又什麼都不做,就真的顯得她過來蹭履歷一樣了。

紀棗原不能接受。

好在謝大佬雖然性格高冷臭屁一點,本質上還是個統籌領導能力非常強的組長。

有他排兵布陣,大家不知為何心就很安定,幾個小時下來,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自的任務,集體討論也非常高效,並沒有出現電視劇裡演的那種「自信開場——突生意外——靈機一動——力挽狂瀾」的情節。

……哦,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