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隨著悠揚的古樂想起,這些年輕男女共同吟誦《周南?關雎》、《鄭風?風雨》,讚美一對未婚男女的德行,同時表達兩人心靈相知的愉悅和驚喜。
在壺中子道長的主持下,身穿玄色漢服的雲東明為供桌上的酒杯斟酒。敬拜天地,以酒酹地,再拜。
同樣一身玄色禮服的繆步瀛被壺中子請了上來,與雲東明互行三揖三讓之禮。
然後,雲東明捧起了一個木盤,木盤上面放著一隻用繩子紮緊了的雪雁,“親家,您施恩惠,將您的女兒賜給我之兒子云瀾為妻。我有先人遺留下來的禮物,作為採擇之禮,請您接受接受採禮。”
繆步瀛謙虛地回答說:“我的女兒很是愚鈍,我又沒能很好地教導她。現在親家您既然這樣命令我,我也不敢推辭。”然後接過木盤。
這些都是仿製《儀禮。士婚禮》的語句。
繆秋水恭身站立在右廂女子的前面,聽了父親的話,她很是不爽,用力瞪了一眼站在左廂的雲瀾,心說,我哪兒愚,哪兒鈍啊!
納采結束之後,繆步瀛斟酒,敬拜天地。
接著壺中子又開始主持納幣。
黃式三和白寶湘等人坐在最前面的一張桌子上。
望著繆步瀛接過裝著兩張鹿皮和一束帛的木盤,黃式三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儀禮頒佈全國推行,到時候哪有許多活的大雁,還有鹿皮。
“這個簡單。”林有德脫口而出,“我們將會採用工業化的方法,大量飼養大雁、麋鹿。”
“這不是長久之計。”白寶湘搖搖頭,他想了想,“工業社會必須採用工業社會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活的大雁改成一對大雁的工藝品,這樣可以長久的擺放到家中。”
“這樣可行。”黃式三表示贊同,“納幣用的五匹帛、兩張鹿皮,也可以改成五匹絲綢、五匹棉布。”
古樂再一次響起,雲瀾和繆秋水分別在男女儐相的引導下,來到前臺中央。
一個從者手中端著裝著玉鐲的托盤,站在雲瀾的身邊。
一個從者手中端著裝著玉佩的托盤,站在繆秋水的身邊。
雲瀾、繆秋水相互見禮之後,男女兩位儐相幫助交換愛情信物。
右廂女頌者深情、綿長的吟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左廂男頌者用深情,厚重的吟頌表示回應。
在儐相的幫助下,雲瀾把玉佩掛到了腰間,繆秋水把玉鐲戴到手腕上。
全體頌者一齊高聲吟頌道,“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正文 第七十四章 青埔莊林日成
就在九日上午,大甲這邊,金永興的商隊終於過了大甲溪。【首發】
進入到大清朝的地盤,張仲興一下變得輕快起來,他“嚯”的一下從車上跳了下來,彎身撫摸河邊的青草。
他轉過身望著河對岸,心說,“明賊啊,明賊!你們等著,我張某人一定還會回來的!”
正當張仲興心潮澎湃,大發感慨,岸上突然響起一聲頓喝,“你們是幹什麼的?”
草叢中站起三個灰布包頭,身穿灰土布馬褂,手裡還提著梭鏢和大刀的漢子。這三人畏畏縮縮的向車隊走來,領頭的漢子仔細打量著車隊,“你們不會是明軍的探子吧?!”
這三人是大甲溪南岸青埔莊的鄉勇。自打北路協曾玉明失陷於淡水河,整個臺灣南部是一片陰雲。各府縣都知道明軍兇焰難當,大小官員守土有責,沒人敢於擅離職守,紛紛尋找船隻,把自己的家小送往大陸。
臺灣道裕鐸與臺灣鎮總兵呂大升幾番商議,都覺得明軍船堅炮利,綠營兵勇屬於嬴兵弱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