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著大安溪整修堤岸、拓寬道路,施工機器的聲音比較響,讓車伕們控制好自己的牲口,不要被驚嚇到了。
車隊沒有進村,順著官道穿過小樹林,張仲興探頭向前眺望,“呃,明匪這搞的什麼大仗陣!”
官道東側原是一片莊稼地,現在整齊的坐落著一排排的草棚,黑壓壓的一大片,最東面還有建了一個大操場。每排草棚前面的空地上都豎著許多杆子,杆子上面還掛著許多衣服。
從草棚排列的錯落有致,張仲興感覺有點像是軍隊的營盤,不過看草棚前面亂七八糟的衣服,應該是所謂修築堤岸、拓寬道路的民工工棚。
張仲興再往西看,官道西側則佇立著一道磚砌的圍牆。圍牆很長,一直往大安溪江邊延伸過去。
圍牆這麼長?裡面什麼東西!
張仲興讓張龍潭試了一下,圍牆很高,張龍潭就是站在牛車上,也看不見裡面的動靜,只能夠看到遠處靠近江邊的地方,有一排排高大的棚子。
快到江邊,張仲興看到官道西邊的江岸已經壘築起石質河堤。官道東邊的江岸現在也聚集著數以千計的民工,密密麻麻的如螞蟻一般的。其中一部分民工正忙著壘築江岸堤壩,另一部分民工則是忙著修築道路。一條寬闊的大路正在逐步成型,向十多里外的火炎山方向延伸下去。一個冒著黑煙的怪物在新修建的大路上爬行,同時還不斷髮出轟鳴的聲音。
車隊緩慢的向前,轟隆隆的聲音越來越響了。張仲興發現那冒黑煙的怪物下面有兩個圓圓的大碾子,不斷的碾壓地面,被碾壓過的地面想水鏡一般的平整。
這就是所謂的施工機器啊!明匪搞的這奇技淫巧,倒還有一定用處。張仲興撫摸頜下鬍鬚,若有所思。
秋冬枯水,瘦窄的大安溪被兩道新築的堤壩給截流。兩道堤壩之間足有五六百米長,這段河道的水已經被清空,露出了河底的淤泥。
接近乾涸的河灘上,被鋪設了一塊塊棧板,架設了兩道便捷的過河通道。一根根高大的杉木柱樹立在過河通道邊上,柱子頂上拉著電線,還掛著電燈。河灘裡的風一吹,電線發出很大的絲絲的聲音。
一路來、一路往,兩條過河通道上滿是川流不息的小車。一輛輛小車從大安港方向過來,把拉來物資送進圍牆內的大棚,再走另一座浮橋返回。
“車隊靠右停下,靠右停下!”
維持交通秩序的日南村聯防隊員把車隊攔在了河邊。
張元平從小在張家長大,是張仲興的貼身護衛,趕車的手藝比較業餘,速度比其它車輛慢了幾拍。
看到車隊其餘車輛全靠了右,唯獨一輛大車還杵在官道中間,馬上就有一個身穿“反清復明”文化衫,腰裡扎著皮帶的小夥子跑了過來,“說你呢,說你呢!車停到哪兒去了。”
巴則海雖然是平埔族日南社的族人,說是卻是一口純正的閩南話。
“副爺,您別生氣,咱是粗人,這不是不知道什麼是左右!”張元平忙陪著笑臉,調整車位。
“不知道左右?!那就得好好學習。”巴則海很神氣的說道,“我本來也是個粗人,上了幾天朝廷辦的夜校,眼界一下子就開了,知道了很多新鮮事物,感覺自己好像變了另外一個人似的。”
“那是,那是,誰能比得上副爺您呢!”張元平一臉的謙恭。
“副爺,您真厲害,這上夜校得花多少錢啊!”張龍潭受張仲興的指使,開始恭維這聯防隊員。
“這是朝廷辦的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