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但這時自己此身崛起早;因緣聚會;這樣兵已不止七百;而是一萬;幾有大漢全盛時期的五分之一;有這兵才是守住豫荊二州的底氣;也是於涉徐州、進窺洛陽的倚仗所在
三十萬青州兵?
葉青眯著眼睛;兵可未必是越多越好;就看自己和曹操;倒底是質量者取勝;還是數量者取勝。
對曹勝利與否是討董聯盟是否成型的關鍵
歷史上袁紹屬意大將軍之位;曹操就故意讓給他;這時董卓封自己為大將軍;挑撥袁劉二家相爭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董卓控制這洛陽朝廷;袁紹、孫堅、袁術、公孫瓚皆受加封;唯自己這不受;雖諸侯在戰場上也不會賣董卓面子;但同樣無形中和自己這劉備有不同;形成隔閡;甚至孤立。
但這都不是關鍵;二帝連隕影響太壞;洛陽現任幼年天子偽帝的標籤是摘不掉了;討董義士總會很多;有去的有的補;湊十八家諸侯不是難事;更別說討董本身就有大義好處。
這關鍵時節打擊另起爐灶的曹操;讓人知道漢風未滅;赤氣未消
“那無論是憎惡漢統;還是心向漢統;只要有逐鹿心思;都非得上洛陽城走一遭;以圖引導對自己有利局面;討董聯盟才名符其實;才有機會提前打破虎牢關;趕在董卓焚燬洛陽城前阻止——洛陽城一旦焚燬;標誌漢室正式崩塌;人心散去的話;所有漢家宗室都隨之氣運大衰。”
“君不見洛陽被焚前;劉虞、劉焉、劉表都一帆風順;特別是劉表;單槍匹馬收服荊州;但是一旦洛陽焚燬;三人就急轉而下;再也無法動彈;甚至自己這劉備氣運大衰而和這有關。”
“而曹操、孫權、袁紹外姓諸侯卻氣運大漲;這是此消彼漲之事;絕不容許再次出現”
葉青陰鬱的說著:“就算這討董聯盟提前打破虎牢關;但打破虎牢關後;誰能得這洛陽;就得看各自實力和手腕了。”
“夫君;張將軍大軍踏平南陽後;除這俞帆控制的長沙;荊州郡縣都是紛紛響應;豫州又是統一;有此實力;夫君不必多擔心。”
“再說;還有我呢;下土真人不多;最緊張的情況下;我也能帶著夫君離開。”芊芊最後說著。
“你說的是;看各人氣數罷”葉青擺了擺手;不再多想。
第四百零二章 陶謙之心
徐州·彭城
弦月隱在黑雲中;雨已經停了;只有熊熊火光映著城頭上下;屍體都已被曹陶兩方收斂;發黑血跡還殘留著。
夏日深夜的晚風有些涼意;火把紅光下有一隊人正巡視城防、慰問士卒;為首老人一身青袍;相貌古拙;雙眸中神光儼然;花白頭髮顯出已不再年輕。
陶謙是丹陽人;少年時以性格放浪聞名縣裡;十四歲時以布作為戰旗;騎著竹馬與鄉里小孩子一起嬉戲時;蒼梧太守甘公過路時碰見;認為有奇氣;交談後十分滿意;就不顧妻子的反對而將女兒嫁與;又敦促他讀書。
先考上諸生在郡裡為官;後又被舉為茂才;拜尚書郎;先後出任舒縣令、盧縣令;其後遷幽州刺史;六年前曾隨皇甫嵩出征三輔;西擊羌胡;後因中常侍趙忠、張讓的讒言而休兵、罷職。
直到三年前青州和徐州大旱;流民化寇;煙塵復起;陶謙隻身受命;出任徐州刺史;任用亡命東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同鄉孫觀為將;一戰大破流寇;逼迫殘部逃往青州、兗州;境內一時晏然。
陶謙隨即上表拜臧霸、孫觀為騎都尉;令其屯琅琊郡治開陽;駐守徐州北面防備流寇和曹操;又因為全州饑荒;任用下邳名士陳登為典農校尉;在徐州境內試行屯田——比這時劉備和曹操都要早;漢末實在是不缺乏英傑。
徐州本來就是處於江淮一帶;並不缺乏水源;只是大部分水渠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