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比如氫氣或氦氣,借其產生巨大的浮力,使得飛艇可以順利升空,並且高度還不低,隨後軍事家們又在飛艇的吊艙內,安排人員乘坐和裝載需要的武器物資。

在飛艇得到充分開發研究的十九世紀末期,飛艇基本分為二種大型別,一種是硬式,另一種就是非硬式,硬式飛艇內部用龍骨來維持其外形,非硬式透過氣囊內的氦氣壓力來維持外形。

飛艇是人類在生產發明了氣球之後,在新增推進和駕駛裝置控制氣球之後的必然產物,早在17世紀,法國羅伯特兄弟,就製造除出了人類第一艘人力可以控制的飛艇,到了18世紀的60年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被髮明出現,為飛艇動力系統提供了改進的條件。

在飛艇的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齊柏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他是硬式飛艇的偉大發明者,還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初,齊柏林製造出了第一架硬式飛艇,擁有骨架的飛艇,增強了氣囊的結構強度,艇體設定了17個大氣囊,總浮力達到13噸,比軟式飛艇浮力大最少5至6倍,同時大大提高了飛行高度,保證了飛行中的安全,隨後各國就先後開始製作大量的硬式飛艇部署邊境地區。

但是在遠東和沙俄的第一次東北戰役中,遠東陸軍卻用大量的高射炮,打下了沙俄軍團的無數軟式飛艇,但是愚蠢的沙皇尼古拉三世,卻一廂情願以為,是因為軟式飛艇只能飛到150米的高度,而硬式飛艇卻可以飛到300米,遠東的高射炮就打不到了。

第二五二章:軍事科技部

在遠東和沙俄的東北戰爭中,同時也讓各國不得不,徹底放棄軟式飛艇,全力著手研製、生產飛的更高的硬式飛艇,再加上裝載能力更大的硬式飛艇,讓各國眼前一亮,對此特別是沙俄帝國,在第一次東北戰爭結束之後,就開始了全面、大量去生產硬式飛艇。

根據遠東情報組的訊息,從1901年初到年底,短短12個月,沙俄軍隊一共生產、裝備了100多艘硬式飛艇,並且還在繼續加大生產硬式飛艇的力度,這讓世界各國都追不上沙俄的速度,但是誰都不會想到,就在各國都忙著製造更好硬式飛艇的時候。

卻再一次被遠東的創造力徹底驚醒,因為就在他們大量將硬式飛艇投入軍隊,準備在戰爭中使用的同時,遠東已經開始了真正意義的航空飛行器的生產,隨後還在第二次東北戰爭中,發揮了一次徹底顛覆各國的神經。

因為在李寧宇的眼中,硬式飛艇就是一個雞肋,遠東絕對不會在這個上面lang費一毛錢,就算硬式飛艇是空中的移動轟炸碉堡,但是各國當局一時間,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硬式飛艇最大、致命的主要缺點。

那就是硬式飛艇機會沒有防禦力,可能在各國當局的眼中,硬式飛艇的防禦就是地面的高射炮,因為只要被擊中了氣囊,硬式飛艇都只能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但是解決了飛行高度,就不怕被打到了,這是目前世界各國當局的理念,所以大量生產更大的硬式飛艇,用於解決了軟式飛艇飛行高度的問題,那樣就可以完全超出高射炮的射程,而沙皇尼古拉三世也是這麼想問題的,所以才會不惜一切的大力生產大型硬式飛艇。

而各國當局們,從來都沒有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問題,那就是空中另一種戰鬥力量,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而在硬式飛艇得到各國當局青眯的那段時間,遠東真的一艘硬式飛艇也沒有建造嗎?

當然不是,遠東也建造了十艘,不過只是用來部署在部分地區的邊境,用於地面陸軍的物資運送和空軍研究機構的實驗測試,這兩種無關緊要的用途,而各國當局收到這樣的情報之後,都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起來,因為他們覺得李寧宇也不是神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