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封賞中的帝王心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28章 封賞中的帝王心術
呂謀驚慌,剛要跪倒解釋,崇禎一揮手,然後指著紙條上的封賞條件:“第一條,你代朕封賞祖老將軍忠義候,這非常恰當。”
吳鑲和吳三桂一聽,真的為祖大壽歡喜了,就這一下,祖大壽就蓋過自己父子倆了。
“而第二條,承包百萬畝土地給祖家一族。你收承包費也就算了,怎麼還能收代役錢呢?你刻薄寡恩啦。”
歷史最刻薄寡恩都定了性的人,說別人刻薄,這是不是相當的諷刺?
但崇禎這麼說,就別有深意了。
崇禎繼續道:“天下士紳是王朝的基石,歷來有不當差不納糧,不徭役的優待。現在國用艱難,你收取士紳官員家的土地地租,也就罷了,但你竟然還敢收士紳官員的代役錢,這就剝奪了士紳官員們,最後的一絲尊貴體面啦。所以,朕定了,從此士紳官身,免除代役錢,讓士紳官員依舊保有體面。此為定例,絕不改變。”
他只是說免除代役錢,卻沒說不須繳納地租賦稅,而且還是永為定例。這士紳一體納糧的國策就這麼定下來。
此言一出,呂謀差點為便宜老爹的聰明,撲上去給他一口大大的親。
老爹,你太聰明瞭。就你這一句話,就正式確立了以後大明計程車紳官身,要繳納地租,還永為定例了。但給他們體面免了代役錢,還永為定例,就緩和了他們反抗的決死之心。你真是又剝削了他們,還要他們對你感恩戴德。
您老真是又當那啥又立牌坊的表率啊,你是我的榜樣。
崇禎得意的看看周圍群臣,群臣無不面帶感激的表情。算是預設了崇禎的規矩了。
第一原因,經過上次大變,剩下的大臣,現在都是一群真正公忠體國的臣子。再說了,現在大明就這麼巴掌大的地方,在這裡有土地的也不多了。改就改吧,大不了自己出點錢,算是為國了。
但他們卻忽略了一件事,歷朝歷代,想要從士紳身上刮錢的所謂變法者,無有好下場。
遠了不說,就是一個大明裱糊匠魏忠賢,為國庫增收,強令天下士紳有地五十畝以上的,交一點丁口錢。全天下不過每年收取百萬兩,對士紳來說,不過九十牛一毛。結果就是在座大部分東林,終其天啟一朝,就跟魏忠賢死磕到底。
往後了說,雍正改攤丁入畝,官身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結果老八就聯合鐵帽子王,差點掀了雍正帝的桌子。
但現在,就一句貼心的為保留士紳體面,不服徭役,就讓大家放鬆了反抗的堅決。這個溫水煮青蛙的效果一出,以後,你們再想撲騰,那就為時已晚啦。
現在,你們認為不過是直隸這小快罷了,無關痛癢,無關大局。只要江南那龐大計程車紳階層群起反對,你崇禎就得乖乖就範。
你們想多啦,現在李自成六七十萬流寇大軍,正在江南,如火如荼的對富人士紳大殺四方呢。
等老一代紳士所剩無幾了,到時候,呂謀帶著復國大軍,再下江南,帶著這個已經約定成俗,已經被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政策,在新一代計程車紳中推行,那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咦?經過李自成的荼毒,江南還會有士紳嗎?是不是應該通知李自成,留下一兩隻,做為曾經有過紳士階層的標本例子呢?
這就好比當年黃巢和劉裕(不是詩人的那個)殺門閥太狠啦,結果後世都忘記了門閥長什麼樣子了。那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啊,萬一南韓申遺是他們的可怎麼辦?可惜啊可惜。
崇禎感到三兒走神了,敲敲桌子,把他的魂叫回來,再道:“祖愛卿軍旅五十年,怎麼能做個兵部參謀就行呢,人才難得啊。著,晉封祖大壽領兵部尚書銜,任兵部參政。”
加了個兵部尚書銜,其實還是參謀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