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打了電話後,趙無極就沒再給任何人打電話,他要等財政局長沈澤明的電話,趙無極需要一個解釋。
趙無極沒等來財政局長的解釋,卻等來了張聖元的親自拜訪。
“趙書記,不好意思。這是我親自挑選的5人名單,您看合適不合適,如果不合適,我再換。”張聖元是急走進趙無極辦公室的,似乎頭上還冒著汗。
冒汗也有可能,因為張聖元的辦公室雖然也在趙無極同層的5樓,但縣紀委的辦公室卻在1樓,這來回跑兩趟,加上心頭著急,對53歲的張聖元來說,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哎呀,張書記,您請坐。”趙無極熱情地招呼著,同時起身走向茶几,“來,張書記,請喝一瓶汽水。”
“呵呵,都說趙書記是新派人物,會享受,我這也跟著享受到了。”張聖元沒客氣,接過汽水,大大地喝了一口,才在茶几上坐了下來,“剛才叫來的那5個人,是副書記凌天富點的將,當時,我也沒給辦公室主任交待清楚,哎,你看這事。”
張聖元這話很有深意,我呢,只是個簡單的失誤,沒交待清楚,但把事情弄成這樣,卻是有人故意的呢。
“呵呵,張書記,企業改革辦公室,是個辛苦活兒,很多人不想來,也是很正常的。”說完,趙無極便看起了紀委交來的5人名單。
“趙書記,我有個問題,您要這麼多人,是要做啥?”張聖元也不是個吃仙,在喝了兩口汽水後,開口問道。或許,這是除了胡永生外,其他所有縣委領導和政府領導都非常好奇的一個問題。
“清產核資。企業改革,說到底就是改制;不改制,就說不上改革。而要改制,就要對企業資產的真實性摸個清楚,張書記,不能只看報表啊。譬如,企業的某些裝置早就報廢,在生產中並不發揮作用,但企業報表中,這些資產都還存在著。
如果我們要對企業進行承包改制,或者要引入外資,這個資產的真實性就非常重要了,否則,在談判中,或者在後期經營過程中,縣委政府會與承包經營者或外國投資商扯皮,從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趙書記,這個做法好。不管企業什麼樣,到底有多少有用的資產,縣委都應該知道真實的情況。”
“如果人人都有張書記這樣的水平與覺悟,我想,盧江的事情就好辦多了。”趙無極交心地說了一句。因為,張聖元的話也非常真誠,作為縣委領導,不知道縣內企業到底有多大本錢,這算什麼呢。
送走張聖元,縣工商局、稅務局、工業局、輕工局以及企業的另派人員都陸續到了縣委會議室報到,但是,縣財政局的首批人員回去後,卻不見另派人員。
文達作為秘書,急忙跑到趙無極辦公室請示,“趙書記,我打個電話問問沈局長?”
“沒必要。你讓已經來了的同志,明天早晨8點鐘準時到縣委會議室開會。在進行正式工作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
趙無極說沒有必要,是因為距離下班時間只有10分鐘了,這時打電話明顯來不及了,而且,應該打電話的是財政局長沈澤明,而不是他縣委副書記趙無極。
沈澤明其人,趙無極並不熟悉,嚴格地說兩人還沒正式認識,雖然在“全縣幹部大會”上,趙無極就認識了所有的股級以上幹部,但別人並不知道趙無極認識他,當然,所有的股級幹部都認識了趙無極,但也可以假裝不認識。
或許,沈澤民就是這樣的人呢。
華夏國的體制,財政局肯定是縣政府的機構,財政局長一般是縣長直管,常務副縣長協管,但在具體工作中也不一定,譬如,財政局一般**務,可能是縣長或常務副縣長管,但真正涉到到重大開支,極有可能需要縣委書記批示才行。
在任何縣,財政局長雖然只是“科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