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第三次頓悟是什麼呢!”張三丰哈哈笑道:“老道半年之前偶遇一位後生小輩劉伯溫,竟然蒙他點化才生此念。無忌啊,找到趙姑娘後煩勞你再來一趟武當山,那時我們爺孫倆再好好聊聊!”說罷又欲去,張無忌又追了幾步,張三丰突然勒驢回首神秘兮兮的道:“無忌過來,太師傅有一事相求!”張無忌大喜,忙附耳過去,只聽張三丰小聲道:“你太師傅我下山已久,身上所攜盤纏頗顯不足,可否先借我點?”聽得此言張無忌頓時面紅過耳,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他摸遍全身方才摸出了十幾文錢來,交給張三丰,扭頭看見周顛站在附近,又將他身上的二十幾文錢全搜了出來,交給張三丰,道:“無忌不孝,身上便只剩這麼點了……”

張三丰一併收起,哈哈大笑而去,朗聲吟道:“眾生苦,眾生苦,聖人焉知曉?只為靜修者,成仙又如何?”

這一日來張無忌一心盡在體會張三丰臨走時說的話,可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太師傅語中的深意。太師傅似乎指的是眾生之苦聖人如何能知道,而只知閉關靜修之人,即使成了神仙又能如何?那麼既然連聖人都不知道眾生之苦,那誰人又知曉呢?而且修道便是為了成仙,太師傅修煉百年,幾已成就半仙之體了罷,他為何又不屑成仙了呢?

太師傅當真只能拿“深不可測”四個字來形容!

這天便是那青城派掌門徐瑢真人六十大壽的日子了,天只剛亮,青城山下建福宮外的路口處便已是一片喜氣洋洋了。十數個年輕道人身穿嶄新的道袍,在一名中年道人的帶領下站于山路兩旁,口宣道號,喜滋滋的迎接各路來賓上山。張無忌和周顛隱身於密林之中,遠遠的望將下去,只見來賓當中竟然有四師伯張松溪攜兩名弟子拜賀,還有少林派的圓心大師、華山派的高矮二老者、崆峒派的宗維俠和唐文亮、崑崙派的西華子和衛四娘、青海派的青海三劍等等熟悉的面孔。直等到卯牌時分,才見到峨嵋派的二十幾名男女弟子在掌門人周芷若的帶領下姍姍而來。六大門派中唯有峨嵋派是掌門人率眾親來,收了拜帖及禮物後,一名小道士當即亮開了嗓子高聲贊禮,隨後便另有小道士飛奔上山,不一會兒那壽星公徐瑢便親自從建福宮迎將了出來。張無忌遠遠看那徐瑢,見他玄色道袍,身材瘦小,面目清癯,五綹微顯花白的長鬚垂於胸前,端的甚有仙風道骨。只見他立於觀前小溪的石橋上將周芷若一行迎進觀去,一時心下甚感惆悵,卻不知到底為了什麼。

青城山素有“幽甲天下”的美譽。它層巒疊嶂,峰峰竟秀,林海莽莽,四季蔥蘢,青翠欲滴,狀如城廓,故名青城。此時雖是隆冬,但在清晨薄霧的籠罩下更顯得清幽之極。張週二人藏身密林蔭天的半山崖上,於那觀中之景隱隱看到。只見那院中影影綽綽人來人往,大多都是相互抱拳,哈哈招呼。相隔甚遠雖聽不清他們在說些什麼,但想必便是“好久未見”“久仰大名”之類吧。不一會兒觀中開出早餐素齋來,只見院中數十張八仙桌上人人手捧一碗熱粥,下著茵紅翠白的泡菜,吃得甚是香甜。自從張三丰拿去了他們身上僅存的幾十個大錢以後,兩人至今粒米未下,僅靠自山上胡亂尋點野果果腹而已。此時看到此景,兩人均忍不住饞蜒橫流,肚內咕咕直響。好不容易熬到午時,院中絲竹鑼鼓聲大作,卻開出了筵席來。道觀雖不似和尚廟那麼嚴禁葷腥,但也不至於滿桌大魚大肉,僅僅只是很素色的山果燉雞等寥寥數樣葷菜,配上無數美奐美崙的素菜,加以道家自釀的甘泉|乳酒,卻也顯得豐盛之極了。川中美食甲天下,便是在這道觀之中也可見一斑,這一點比之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可就高了去了。想想幾個月前的少林屠獅大會,和尚們給大家搬出來的素齋,無數英雄便只覺無味之極,如同吃了豬食一般。周顛只覺耳邊鳥鳴獸吠聲不絕,林間的陰溼之氣自足底絲絲而入,全身不由得變作冰冰涼,幾乎口吐白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