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啊,看看,這才是名將老帥啊,丫那腐儒知道啥。很鄙視地瞪了那大人一眼。
不過,那位不知道姓名的文臣,似乎有些不高興了,道:“李將軍,聖人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為政以仁,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供之。我大唐威德天下,正是行之以仁,教化四夷,天下服從的時候,下嫁公主,以示籠絡,使其感大唐恩德,莫敢不從。有何不可?”
第36章 鵝毛筆(2)
李績怒視著他,還沒說話,程知節就跳了出來,大聲斥道:“蕭大人,咱們是粗人,讀書不多,不用和我們說什麼聖人云,我只知道,如今這天下,全都是將士們,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沒有將士們的流血犧牲,沒有陛下的英明領導,何來這大唐天下?照李大人所說,行之以仁,行啊,下次打仗的時候,請陛下派李大人往陣前一站,給敵軍講講你的聖人之道,看敵軍是否聽從。”
程知節的話,讓武將陣營立時一振,全都抬頭挺胸,一副神采飛揚的樣子,而那蕭大人則氣得呼呼喘氣:“你……你……豎子不堪與其謀,聖人之道,豈是你這等粗野之人能懂的?”
“那是,咱要是懂你的聖人之道,說不定打仗的時候,耍耍嘴皮子就能勝利了,聖人的仁義之道嘛,可惜咱不懂,打戰只能一刀一槍的去拼。”
程知節說得得意非凡,咋諷刺咋說,聽得衛螭那叫一個暢快啊。
眼看朝堂就要爭論起來,李二陛下道:“行了行了,一人少說幾句,此事朕已有決議。禮部尚書何在?”
“臣在。”禮部尚書出列。李二陛下道:“吐蕃山高水遠,朕憐惜眾公主,不忍遠離,吐蕃贊普的誠意,朕心領,願與吐蕃結永世之好,只是結親一事,就此作罷,不要再提。”
“臣等遵旨,陛下英明。”眾臣拜倒領旨,程知節那廝還不放過人,朝那李大人擠眉弄眼,甚是得意。
早朝,也就說了這麼件兒事,下朝的時候,衛螭正準備回家,小黃公公已等在門口,道:“衛大人慢走,陛下讓您留下,有事相詢。”
隨著小黃公公,到了立政殿,李二陛下剛換下朝服,手裡端了一個碗,在吃東西,旁邊,長孫皇后也在。
衛螭進去行禮,賜坐,眼睛瞄了一眼,李二陛下吃的,是他送來的番茄,去了皮,拌糖,很普通的吃法,當然,也是衛螭教的。
李二陛下道:“這番茄……滋味兒確實不錯,這吃法也新鮮,你這小子,這些吃的玩的,懂得彎彎道道的倒是很多。”
衛螭抓抓頭,憨笑道:“陛下不知道,臣小時候家裡窮,人又嘴饞,母親手巧,又疼我,就給我搗鼓些小吃食哄我,很多東西,都是從母親身上學來的。”
長孫皇后道:“難怪你小小年紀,已能如此,想來也是經過一段不易的日子,難為你了。”
長孫皇后滿臉的端莊慈和,讓衛螭有點適應不來,只能嘿嘿傻笑。話說,他實際年齡已經二十七八,長孫皇后這時也才三十四五,這麼年輕個人,用副長輩的口吻和他說話,他有點尷尬。在現代,這樣年紀的女性,他就是叫個姐姐,不過,現在他可不敢朝長孫皇后叫姐姐,除非嫌命長。
李二陛下放下碗,道:“朕今天叫你來,有三樁事情。第一,就是你的那個字!學問啥的,是需要長時間用功積累的,朕也不強求你了,待你自己去找個你說的秘書就行,但是,你的字,我大唐規定,凡五品官員以上者,必習書法。科舉取士須有四才,明書就是其中之一,你如今已是朕親自提拔的四品官員,不能給朕丟臉,這書法嘛,須得好好練練。”
衛螭一聽要練字,臉馬上就苦了起來,眼巴巴瞅著李二陛下,很可憐地問:“陛下,您能把臣剛升的四品官撤了嗎?臣沒啥大志,做個六品小官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