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曾經的三駕馬車電子表格、文書處理、資料庫當中的資料庫dbase,其經營者阿什頓…塔特公司便已經轟然倒下了。

大致的來龍去脈是:dbase的財源滾滾引來了山寨模仿者,而且還十分優秀,比如foxbase,大量蠶食了本該屬於dbase的市場;無比頭大的阿什頓…塔特公司,使盡了手段,卻警告無效,收購不成,最後只能打起了官司;萬萬沒想到的是,法院判決,dbase反而侵犯了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版權,不受保護;稀裡糊塗地經營了差不多十年的阿什頓…塔特公司,頓時走投無路,現在dbase已經被borland收購了。

桌面資料庫市場競爭尚且如此慘烈,技術含量更高、利潤空間更大的大型資料庫市場就更別說了。

用c語言重新編寫過的oracle,號稱可以執行在所有計算機平臺上。這個噱頭當然有點誇張,oracle不可能支援百分之百的硬體系統,但具備較廣的適用性倒是真的。

憑藉這一點,oracle十幾年來發展很快,但也因此四處樹敵,sybase、informix都是它十分強勁的對手。

另外,在ibm的大型機、小型機上,oracle要挑戰ibm的子弟兵db2;在方圓伺服器上,情況類似,oracle要挑戰同屬唐門的哲儒ebase。

所謂的子弟兵,當然意味著這些硬體系統對db2或者ebase十分友好,從技術,到服務,乃至最前端的營銷,都有著先天的優勢,甩出oracle一大截。

何況,就技術先進性而言,oracle還算不上一騎絕塵,營銷和服務才是它的強項。

總而言之,oracle的道路,越往上走,就越窄了拉里埃裡森這個老闆,必須努力站在最高點上,去思考一些關於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哲學”問題,以尋找新的成長空間;否則的話,oracle沒準再次面臨破產的命運,他自己的奢華生活也會失去根本。

在拉里埃裡森看來,唐煥現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即把版圖從個人電腦擴充套件到網際網路。

說老實話,對於唐煥這種丟擲一個概念,便能打造一個產業的手法,拉里埃裡森既暗自眼紅,又不得不服。所以,他便利用養傷的這段時間,好好地研究了一下全球資訊網,算得上頗有心得了。

聽著唐煥對五代方圓個人電腦的介紹,拉里埃裡森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網際網路的未來,是如此的強大,那是不是意味著接入終端,並不是只有方圓個人電腦這樣一種形式呢?或者進一步講,出於維護既得利益,唐煥對五代方圓個人電腦的吹捧,本身就是一個方向上的錯誤!

設想一下,當網際網路普及開來後,所有任務都可以提交給網路中心伺服器做集中處理,稍後再把結果返回來,而網路終端硬體配置只需要cpu、記憶體和網絡卡就足夠了,像硬碟之類的昂貴裝置,完全可以省掉。

這種輕量級計算機,姑且稱之為網路電腦,售價應該可以壓縮到500美元。

至於軟體系統方面,網路中心伺服器上肯定少不了自己的oracle;而客戶端只需要一個瀏覽器就足夠了,甚至連作業系統都可以最大程度地省略。因為,網路電腦可以透過網路啟動,由中心伺服器下載過來瀏覽器,然後便萬事俱備了。

這個計算機應用模型,在腦海裡慢慢變得清晰起來後,拉里埃裡森不由得有些激動自己似乎靈機一動地發現了一個掀翻現有行業遊戲規則的好牌!也不知道唐煥是否意識到,自己極力推動的網際網路,有可能葬送掉他現有的優勢?

拉里埃裡森的脾氣秉性和喬布斯頗為類似,古怪而又難以捉摸,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老謀深算其強行按住這個靈光一閃的創意,準備回去好好謀劃一番,然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