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應該教育,但是不應該這麼簡單粗暴。我們做父母的應當把孩子當一個大人一樣,平等對待,要和孩子坐下來進行交流。孩子大了,溝通、交流要比訓斥、打罵有效得多。有時候當自己錯了還應當向孩子道歉……”
當天下午,我、偉平、偉平父母坐在一起,父母說父母的想法,兒子說兒子的委屈。爸爸向兒子道歉,兒子也原諒了父母。那場面,父母哭,兒子也哭,我都差點流淚。之後,爸爸變了,兒子也變了,爸爸不再打罵偉平,偉平的倔脾氣也慢慢地改了,不再和同學老師頂牛,越來越陽光、隨和,學習成績也逐步上升,高中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大學。
廣大的家長朋友們,從以上兩個故事中我們是否能夠得到某些啟示?我們愛孩子,對孩子嚴格要求並沒有錯,錯的是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現在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打、就是罵,而不是說服,更不是溝通。“棍棒之下出孝子”“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已經過時,動不動就打罵、訓斥的教育方法也已過時。
有關教育研究指出: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獄之中,他就會成為魔鬼!有關心理學家也指出:殺人犯大多是在暴力的、缺乏愛的環境裡培養與成長起來的。所以,在此我以一個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呼籲:不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而是“棍棒之下出逆子”,願我們的家長牢牢記住這句發自肺腑的忠告。
望子成龍的輓歌(1)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中國家長的心願和情結。為了孩子的前程,家長再苦再累都無怨無悔。但是孩子呢,他們對父母的愛心是否理解,是否接受?是否能夠按父母的要求去做而實現父母的願望?由於父母和孩子認識上的差異,由於部分父母愛子心切而方法不當,結果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故事,上演了一些望子成龍的悲劇,望子成龍的輓歌不斷地在我們耳邊響起。
案例一:小強是我鄰居的孩子,我看著他長大。對人有禮貌,學習成績也好,左鄰右舍都誇他是好孩子。小強的父母是我見到的少有的有責任心的父母。為了讓小強成人成才,父母在小強身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小時候為了培養小強的閱讀興趣,他們經常買回整套的連環畫,從上小學起,父母又主動承擔起了輔導功課的重任。
小強也非常懂事,從小學到初中,一向認真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初中畢業以全縣第五的成績考進了我校(重點高中)的尖子班,還被老師任命為學習委員。
小強成了家庭的驕傲。小強的父母不只一次地規劃著小強的人生藍圖: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研究生———出國留學———博士……
為了實現目標,他們和小強一起制訂了一套成才計劃,並且認真地執行著。早晨鬧鐘一響,媽媽便會將小強從被窩裡叫起來,等小強洗漱完畢,一碗熱乎乎的雞蛋掛麵已經端到了他的面前。中午、下午放學,小強一進門便有媽媽的笑臉和可口的飯菜等著他。為了調劑生活,爸爸媽媽也常在星期天陪小強一起去黃河邊散心,當然行李中除了食品、飲料之外還有書本、複習資料……
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從高一到高三上學期,小強在班裡的成績一直穩定在前3的位置,班主任老師也當著小強的面對他父母說:考重點大學沒有問題,考北大、清華也很有希望。聽了老師的話,全家人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並且下定了考取北大、清華的決心!
決心下定後小強更努力了,常常學習到深夜。在小強和他父母的腦海裡經常出現著北大、清華———清華、北大這樣的字眼,似乎除了北大、清華其他的大學都不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