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化又納了一房小妾,沒辦法,就好這一口,身邊不能離了女人。

人同此心,孫元化不是吃獨食的人,手底下的光棍也越來越少。同南洋相比,琉球女人的顏色很有保證,很多又都是貼上來的,尤其是久米村嫁過來的,相處起來幾乎沒有隔閡。

這就很好,解決了生理問題,人心才能穩定。

奄美被薩摩禍害不輕,孫元化同葉燕山合計一番之後,很快便把無主熟田分給願意留下來定居計程車兵。

這也是瀛王府的定製,看著像軍屯,但實際上不同,分下的田地便是士兵私產,同百姓的田沒有任何分別。

也只有這樣,這些從大明招募過來的兵才樂於定居,在這裡娶妻生子,繁衍子嗣。

至於血統、門第這玩意也無人在意,招募來的人都是窮苦出身,一個把總計程車兵過問,超過六成都是光棍,在大明想要討個老婆都難。

人心穩,城池也漸漸有了雛形。

兩月前,從屏東運來一種新式建築材料,名‘水泥’,隨船而來的還有十餘名工匠師傅。

用過之後,效果令人歎為觀止。

一則建房子不用米漿,節省糧食,二則操作便捷,施工神速。三則建成的牆壁極為堅固,且耐風水侵襲。

這是神物!

從瀛州派來的工匠也給力,推行一種新式施工方法。

就如這奄美縣衙,四角立基皆用水泥澆灌,且當中埋著捆綁在一起的鐵筋,樓板也是如此。先立骨架,而後再堆砌磚石牆壁。

孫元化問過工匠,才知屏東王府早就採取這般做法,一座樓所用的鐵料足以打造數十門重型火炮,聽說是為了防震。

建造下來,所用不菲。

不管怎的說,孫元化看過草圖,縣衙建後定是極雄偉大氣的,樓高三層地下還有一層,居高望海,盡覽美景。

有了這座城,瀛州才算真正立足奄美,即便來了幾萬倭寇也不懼!

同德川代表的談判,也還算順利,大體條款已經商定,唯一的爭執點在於老德川仍舊對琉球賊心不死,妄圖琉球稱臣,哪怕是名義上的。

有關這一點,殿下的回信很耐人尋味:求同存異,簽訂貿易協議為先。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孫元化身上的壓力很大,琉球商賈、前來奄美開設鋪面的大明商人都在期盼能夠儘快同倭國達成協議。

據孫元化了解,倭國關原之戰後,內戰平息,財富漸多,奢靡之風盛行,對大明物產需求極大,一個長崎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其走私貿易絲毫不亞於大明。

就眼下,每月都有船隻從那霸、奄美出港同倭國走私商人,甚至眾多大名展開貿易,也有倭國船隻前來購買貨物,關稅收穫頗豐。

但這般偷偷摸摸的非長久之計,只在出發地把門不夠,還要在落貨點也有監督。而殿下的最終目標,是在平戶、長崎設立商館,以確保沒有大明走私船隻漏網,也能對大明商人加以保護。

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老德川還對瀛州軍在薩摩的暴行念念不忘呢,而且對奄美不配合打擊走私的行為也很不滿。

破局需要契機!

“初陽先生!”

午後時分,葉燕山推門而入,一臉的風塵卻帶著喜色。

孫元化為葉燕山斟了一杯茶,笑問道,“回來啦,今日這是有收穫?”

葉燕山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確實,抓了一艘倭船,沒有朱印狀!”

“好!”孫元化大喜,追問道,“這船是哪裡來的,抓了多少人?”

“從暹羅返回,人數超過200,男女都有,被堵住的時候還在船上載歌載舞呢。”

“都還活著?”

“都活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