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怎麼能說得出來?
邊上,薛奇真已經收回那帶著緬懷的目光,看了看王如意和薛二柳兩人,突然說:“這樣吧,還是我給你們說說這個史典故,其實你們也應該瞭解這個史典故。”
薛奇真說得有些深意,且說到後半句話的時候,他的目光還不經意看了一眼李尋的方向。
眾人大都沒在意這個細節,當然就更不會發現,其實李尋也是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
李尋似乎是在同意薛奇真的說法。
但水心語是個例外。
今天,她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落在李尋的身上,所以她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這讓水心語打心底裡有些驚詫。
她總覺得,薛奇真的話,是有些深意的。
為什麼要說,“其實你們也應該瞭解的這個史典故?”
難道,這個史典故,會和四大家有關麼?
但驚詫歸驚詫,水心語卻想不通其中的奧秘。
不說水心語有些驚詫,那邊的薛奇真,已經娓娓道來。
“你們都知道,當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我們國家處於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那時候,太祖等人還沒建國,在鬧革命,但形式對太祖等人領導的紅軍非常不利,最終,他們被迫踏上了萬里長征,開始戰略轉移。
說起這個長征啊,故事可真是多得說不完,湘江戰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等。
其中有幾次,可以是非常關鍵的戰役,甚至是影響到了紅軍的生死存亡,包括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就是其中比較關鍵的戰役。
當時,太祖等人帶著紅軍穿過大涼山彝族定居區,來到大渡河邊,此時,敵人已經在大渡河邊做好準備,並喊出口號,要讓太祖等人變成石達開第二。”
薛奇真說到這裡,王如意激動地喊了起來:“石達開這個人我知道,當時太平天國的翼王,聽說是好漢啊,是響噹噹的大人物!
可惜後來他遠征四川,結果失敗被俘,英勇就義了,對了,聽說他好像就是在大渡河邊被俘的。”
薛奇真點了點頭:“對,我們且暫時不去評價石達開這人,但當時石達開到了大渡河邊的安順場後,確實是被當地土司武裝干擾,又莫名其妙地原地駐紮了三天,結果導致錯失渡過大渡河的良機,最終被清軍俘虜。
而這個安順場,就是太祖等人選擇強渡大渡河,敵人叫囂要把太祖等人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地方。
當時紅軍的局勢,可以是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對太祖等人非常不利,如果他們被阻擋在大渡河,倒真有可能成為石達開第二。
那一來,國內局勢會完全改變,更別說之後的抗日戰爭勝利和太祖建國了。
所以,當時,如何渡過大渡河,是擺在太祖等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眾人都被薛奇真的話吸引了,他們都一邊行進,一邊安靜地聽著。
其實眾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但也都只是瞭解個大概,卻不知當中還有這些典故。
原來,在安順場,曾經還有太平天國時代的石達開,在此兵敗被俘。
薛奇真繼續說道:“當時,太祖等人到了安順場之後,擊潰當地駐守的川軍,找到一艘小木船。
而後,有十八名勇士組成了突擊隊,用這艘小船,分兩次渡過大渡河,並擊潰了對岸的敵人守軍一個營,之後又搶到了兩艘船,這就是強渡大渡河的故事。”
王如意卻突然有些奇怪地問:“薛老爺子,既然是搶到船了,為什麼紅軍就不在安順場渡過大渡河,還要急行軍一百二十公里,去飛奪瀘定橋呢?”
薛奇真搖了搖頭:“幾條船怎麼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