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暫時停了,讓狄炳根回來上班。哪知這小子真正“牛?B”上了,一紙辭呈遞上去,聲稱從此我跟你們沒關係了,我還是回我的上海去。
聽聽,“我的上海”!當時在場的馨蘭忍不住都樂了,揶揄他道:
“炳根哥,我和志平的戶口現在還在那兒,都沒找到這種感覺,不敢這麼大言不慚呢。”
炳根神氣活現地說:“那是因為你們在上海並沒有自己的事業!”
“哈哈!”一旁的瞿志平這時也忍俊不禁地樂了,“炳根呀炳根呀,你那事業,不就是一爿小貨棧嘛,不常常搞些坑蒙拐騙,還維持不下去呢。”
炳根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哪有心思跟他們計較,也哈哈笑著回應道:“能搞坑蒙拐騙那還是能耐,沒這能耐,那才啥事業也辦不成呢……”
狄炳根這人,完全是上海人所說的地地道道的“滑頭碼子”,但他心眼還不壞,曉得記情。他在上海這幾年混得艱難的時候,沒少去找過瞿志平、吳馨蘭的麻煩,他們當然也總是盡力幫助他。
記得有一回被債主追得走投無路,瞿志平還讓他在自己的宿舍裡躲了幾天呢。炳根雖然徹徹底底算是狄家“勢力圈”的人,尤其跟狄慶槐關係“鐵”,但眼見吳家父子如今落魄,心裡總有些歉然,早就想找個機會上門來看望一下吳樹生了,也為以後留條後路——他就是走遍天南海北,根子還在狄家灣,再說,誰知道吳家父子會不會東山再起呢?
這小子真精,這份情義並不明說,坐下後只談些天氣、身體什麼的,更不扯狄吳兩家的是非。眼下吳家大院誰也不上門,他能來一趟意思就到了,連吳樹生都有些感動。炳根為避人耳目,當然還是找了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胡扯一通後,就起身大聲武氣告辭,說是來問一聲,馨蘭要不要一塊兒走?
馨蘭沒好氣地白他一眼:“誰跟你說我要走的?即使要走我也不會跟你走!”
這話連吳樹生都覺得挺尷尬,但炳根臉皮厚,根本不在意,又給吳樹生敬了一支外國煙,這才起身走了。
馨蘭愣了一陣,像想起了什麼,起身衝進自己屋裡,拿著一包東西又追了出去。那是她替老師買的一包土特產,要託炳根帶去。趁這功夫,她把炳根拉到院牆下,又猶豫了一陣,這才吞吞吐吐告訴炳根,讓他透過狄慶槐給他老爸帶句話,她爹現在有和解之意了。
炳根滿口答應下來,連拍胸脯說包在我身上了,這事兒準成。馨蘭見他那副包打天下、為民做主的神氣樣子,不禁又樂了,問他成什麼?你懂我的意思嗎?
炳根是何等機靈之人,心照不宣地笑笑,再不肯多說什麼,扭頭走了。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狄炳根回到家裡一邊收拾行裝,一邊琢磨著怎麼跟狄慶槐講這事。其實所謂行裝也就是一個手提包,塞著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他所有的家當現在都在上海,村裡這個家沒有值錢的東西值得帶走。要替馨蘭捎到上海的一包東西,尤其是捎給狄慶槐的那句話,倒更顯得沉重而累贅。
沒想到狄慶槐下班後自己找上門來了。一見狄慶槐進來,炳根忙放下手中的活兒,點菸泡茶地忙個不停,東拉西扯地說些雜事兒,不知怎麼的忘了說正題。話頭不知不覺扯到上海,兩人回憶起帶著兩個業餘偵探使用高科技手段計賺香港奸商黎正君,都有種自豪感——哼,別說狄家灣的土老冒們沒見過那世面,就是了不起的大學教師瞿志平,恐怕也只在電影裡看過那驚險、刺激的鏡頭吧。
說到此,炳根不禁又竄唆起狄慶槐來,要讓他跟自己一塊兒回上海去打天下。
狄慶槐搖頭道:“我還沒到這一步吧。”炳根又不高興了,說:“你這意思好像我是混不下去了,已經到了這一步?到底是哪一步呀,你可得說出來讓我開開眼。”狄慶槐滿腹不快,差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