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才開始的,怎麼提前了?難道是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改變了歷史?只是一個普通的巡視馬場結果大戰一場接一場,結果連恆羅斯之戰都提前了,高仙芝看來早就在準備這一戰了,從這次的反應來看就是這樣,不過恆羅斯戰役高仙芝的結果可不好,那是一場大敗,可不能陷了進去。

李賽仔細想了下對於恆羅斯戰役的回憶,只有一個大概,唐軍屠戳石國導致七十二胡大恐,聯合起來對抗唐軍,雙方在恆羅斯大戰,結果唐軍友軍部族叛變導致唐軍大敗,結果近十萬唐軍只有幾千人退回,此後勢力大損的唐軍再也無力對西域諸國進行壓制,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和唐亡宋興,大唐的國土被西域胡國蠶食大部分,本來唐的國土囊括了現在的阿富汗一帶,最後國土退回到了青海以東,這種損失可是李賽這個穿越的愛國人士不能忍受的,但是依照高仙芝的地位和對唐軍戰力的信任,李賽要是直接跑去說此戰必敗那就是腦殘了,李嗣業去說一樣沒用。

李賽心中暗自盤算,催馬加快速度往中軍而去,李護等人見李賽表情嚴峻,也收起嬉笑一路無話趕往中軍。

一到中軍李賽就直接去見李嗣業,李嗣業雖然也多喝了幾杯,不過沒有過量,高仙芝派來的周嵩一到就一直和阿史那賀加商量,得出結論就命李賽去收服降兵,李嗣業一直在帳中等待李賽覆命,阿史那賀加也在,周嵩早被打發下去休息了。

見李賽回來臉色凝重李嗣業和阿史那賀加還以為收降俘虜不順利,阿史那賀加開口道:“今日沒有收服降兵沒關係,關上幾天再殺幾個不服的就沒問題了,別放在心上。”

李賽一愣,知道阿史那賀加誤會了,就道:“收降很順利,明日就可以發兵器和馬匹給他們了,應付高仙芝應該沒有問題,現在是我發現了一個大問題,高仙芝為何要對戰敗的黑狼四部窮追猛打呢?如果只是為他們挑釁了大唐的威嚴,那麼這次大敗也足夠了,如果不是,高仙芝的目的就有問題,不然打幾個大敗的落水狗根本不用出動那麼強悍的軍力,兩萬騎兵就夠橫掃草原了,何況現在加上四鎮兵馬將近十萬大軍。”

李嗣業和阿史那賀加聽了李賽的分析都沉思起來,阿史那賀加先嘆了口氣:“就算是高仙芝想獲得最大戰果向西域諸國開戰,也沒有能夠和他抗衡的力量,現在唐軍的力量太強大了。”

李嗣業也點頭道:“正是,小國的軍隊都沒法和高節度使手裡的力量相比,無論裝備還是訓練水平都不在一個檔次上,唯一的大國大食國內正陷入內戰,自顧不暇,也無法出兵幫助抵抗大唐軍隊,高節度使定是看準了這個時機才出兵的,這個是好事啊,只要一戰而定,大唐邊境就能有百年以上的安寧,佐國你怎麼看上去不高興?”

李賽搖頭說道:“這事沒這麼簡單,就算唐軍對上任何一個胡國都是有絕對勝算,三個甚至十個胡國聯合也不是唐軍對手,但是如果所有大小胡國全部聯手呢?好,就算這樣唐軍也能獲勝,但不知道面對這些誓死保家的軍隊唐軍最後還能剩下幾個?損失了大批精銳戰力的唐軍要幾年能夠恢復,這時大食內亂結束進攻大唐呢?吐蕃看出便宜也來進攻呢?這樣到底是好是壞?可不能因為高仙芝的野心就讓大唐西域精兵一朝盡喪,這樣可是得不償失啊。”

李嗣業和阿史那賀加臉色都沉重了,兩人想了片刻一起點頭稱是,李嗣業就說:“那我去到高節度使大營就對他提出此事,勸他退兵以保全現在的周邊安定。”

李賽再次搖頭:“不妥,高仙芝躊躇滿志出兵十萬,不可能沒有戰果就收兵的,父親你這樣說的話就大大得罪他了,何況打都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