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左近都是等待出城的長安百姓,都好奇的看著李佐國他們,李佐國騎在馬上耐心等候開門,此時因為已是深秋,天亮得比較晚,唐時開城門並不是真正的按照時辰的,是要根據天色來,天要亮才能開城門,這時處於安全的考慮,不然冬天的時候天亮得晚,按時辰來開門就怕會遇到危險,比如敵人偷襲等。
天色慢慢的亮了起來,整個街道已經全部能夠看得清清楚楚,這時城門邊上的門洞裡面開出來一隊唐軍,都是步兵,手持長槍,腰胯橫刀,出來之後將城門前面站在隔離拒馬前面的百姓再次往後驅趕了一段距離,然後這隊唐軍排成一個三排的陣勢。
城門上有武官高呼了一聲:“起鎖。”
下面就有十餘名唐軍到城門的巨大門銷前面,在大門上方有五六個鐵環,穿過鐵環有十幾條繩子,這些唐軍就將繩子掛在門銷上面,兩邊各有五匹戰馬開始發力往兩邊拉,巨大的城門銷就被拉了起來。
李佐國看著這個門銷估計有上千斤,是一根巨大的原木所制,外面包著鐵皮,金光門一共有三道一模一樣的城門,都是用這種方式拉開,且除了正中的最大的門之外左右還各有兩道較小的城門,同樣是三道城門,無論是誰站在這樣宏偉的建築下面都只會驚歎古人的智慧和力量真是強大,這樣的城門只是長安十二門之一。
正中的城門開了,正中的城門是專門準備給有公事或者官員出入的。平民還要等待側門開了才能夠出入,李佐國穿上了四品武官的服色,所以城門一開就最先出了城門而去。長安和平日久,城門的守關將領李佐國都沒有看見,估計是太早了沒有起來。
長安西門外官道上,一處樹林前面靠近官道的地方有一個飯館,門前木杆子上面挑著一個酒帘子,飯館後面的樹林葉子全部枯黃了,落葉將整個樹林都鋪上了一層金黃。官道上面正稀稀疏疏的走著一些百姓和商販,樹林一片金色混合著朝陽彷彿整個都鍍上了一層金,深秋的景色十分迷人。
所有的行人都無暇觀看這樣的美景。都匆匆的趕自己的路,清晨出門在外的都是為了生活的普通百姓,為了生計奔波自然不會注意景色怎麼樣了,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種的菜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一陣馬蹄聲傳來。行在路上的百姓轉頭觀看。只見遠處一陣煙塵,幾十騎戰馬正在官道上面飛馳,雖然只有幾十騎,但是馬是好馬人是壯士,這些人控馬十分嫻熟,幾乎所有的戰馬都是同時邁步同時落地,要是有懂得軍伍之事的人在此都會驚呼這神乎其技的控馬之術。
官道上的百姓都走往邊上躲避這隊騎士,當這五十多騎賓士到那飯館之時。突然同時勒住戰馬停了下來,在飛馳之中幾十騎同時停下。隊形絲毫不見散亂,也沒有發生前後馬匹碰撞,這隊騎士顯示了精湛的騎術。
“佐國,跑了一個半時辰了,就在這裡休息下吧,人不累馬累,再急也要吃飯吧?”李護那粗豪的聲音響起,原來這隊騎士就是出城迎接自己未婚妻的李佐國的隊伍,現在在李佐國的所有手下將領之中,隨著李佐國逐漸威嚴日重,就只有李護還能夠跟李佐國這樣說說話了,原來的很多手下將領甚至見了李佐國說話都會結巴,私下裡都說李佐國是越來越像他父親李嗣業了。
李佐國就點點頭:“好,原地休息,給馬喂點吃的,你們也在外面吃點東西。”
說完李佐國就下馬和李護等幾人走進了這家不大的飯館,這飯館門前放了一大桶茶水,其實就是粗茶梗加上一些鹽弄的解渴飲料,給過往的商販和百姓解渴用的,李佐國知道這種茶水,覺得唐代的解渴飲料還是很不錯的,居然知道要加一點鹽巴,這不就是最早的生理鹽水?
長安的鹽全部來自蜀中的井鹽,自秦時關中地區的鹽的來源就是井鹽,優蜀中將鹽販運到長安路途不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