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歐洲大總督(第3/3頁)
章節報錯
張叔夜父子自然也不會知道他的寶貝孫子和大太子和二太子幹了一架。
這件事情還是哥倆上了小學之後,張叔夜才知道,急忙帶著兒子、孫子來靜安居請罪,卻讓趙構一句“孩子們的事情,就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咱們大人不摻和此事。”
邢皇后和潘貴妃不僅沒有怪罪,反倒是賞賜了小張旗很多好吃的,也勸張叔夜不要放在心上,直言官家有言,孩子們打打鬧鬧才是天性,不要遏制了孩子們的這份純真,還有不打不相識這句老話呢?
張叔夜父子這才放下心來,不過此事也成就了邢皇后和潘貴妃的一段佳話,朝堂之上和民間之中,皆傳皇家教子有方,是為楷模。
趙構笑道:“你們兄弟有如此情義,倒也不枉為父教導一番。好好跟大哥學習,仁愛孝悌,和睦美滿,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
趙進也是笑道:“二哥更敬重大哥,大哥替我們捱打,二哥心疼得眼淚就沒有停過,還是大哥寬慰他,才好一些。其實二哥心最軟。”
趙構點點頭,寧王趙強雖然名“強”,但是內心柔軟心善,頗有潘貴妃的性子,可當一個“仁”字。
不過趙強也練就了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性格,表面上不說什麼,骨子裡還是要強的。監國期間,居然每天按時早起功課,從不落下。李綱致仕後,被邢皇后特聘為西席教授,對寧王的教育可謂嚴格之極。
趙構想到了大明王朝曾經的分藩,政務院曾經建議將皇室成員中表現優異的王室,就外分藩,確保趙家天下。
有些臣子的確是出於公心,但是格局不夠;有些就不好說了,趙構也不能質疑什麼,但是這也是一個不好的苗頭,真的有人把王室架在火盆上了,會又是一個雙福宮事件。
內耗!
所以趙構是反對這個提議的,這也是一個底線。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寧王或者夏王出任歐洲大陸或皇后大陸、天竺半島等堪比大宋本土的領地之王時,一但有居心叵測者形成小集團,那個時候,他的兒子、侄子甚至現在的兄弟,不都被架上了“火盆”炙烤嗎?
所以,趙子崧在歐洲大陸也是鍛鍊為主,也有後續外交方面的事務處理,但最後還是要調回國內的。
德王趙堅也僅僅是三個月的總督府參議,是跟著汪伯彥學習的,汪伯彥如何不清楚趙構的良苦用心呢?
“進兒,你大學畢業之後,可有什麼志向?”趙構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