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皇議殿召見了李綱和宗澤,審閱了報上來的勳爵初擬名單。

按照趙構的意思,五大戰區司令是要封侯的,但被李綱和宗澤一席話,更改了主意。現在封侯,以後再有戰功怎麼辦?按照趙構的意思,基本不會封王,還是要留有餘地。

因為衛國之戰主要是以北道戰區為主,其他戰區派兵相助,滅金一戰,也算是開疆拓土,所以,岳飛擬定是平北侯,其他司令則是伯爵。

但關於梁景的冊封,李綱他們拿出來的主意是公爵,但被趙構否決了。李綱、宗老等人才封公爵,梁景資歷還淺,要壓一壓。還是宗澤說了一句話“有梁總局在,我和李總丞幹什麼事情都踏實。”算是為梁景定了調子,這個評價可是不低。最後趙構拍板,梁景冊封定海侯,取其意,大宋帝國的定海神針。

韓世忠為崇義伯,趙子明為忠義伯,張俊為誠義伯,席貢為奉義伯,成閔為敬義伯,宋琦為靖義伯,孟春為信義伯,龍六為公義伯,龍三十為正義伯,完顏希尹為惠義伯,完顏宗幹為保義伯,完顏宗輔為臻義伯,完顏婁室為向義伯,史稱大宋帝國十三伯,在大宋帝國的歷史上,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餘軍團長皆冊封子爵,岳雲特晉封男爵。許多各行各業在這次宋金之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皆有封賞。比如像馬三這樣的街頭潑皮小混混,在經歷三天的疏散撤離任務後,居然也得到一個勳章,徹底改變了馬三的命運,現在這小子,居然是會寧府巡捕司下屬的一名捕頭,也算是謀到了一份正當的差事。這裡面,可是有不少無憂的面子。

中興黨首屆全國民意代表大會,歷時十五天,共有全國二十四路加塞北特管區三千四百五十名民意代表參加。趙構在會上,做了《繼往開來,為實現大宋帝國的偉大中興而努力奮鬥》的報告,為大宋帝國指明瞭今後五年乃至十年的發展藍圖,把國家的工作中心逐漸轉移到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實現工業化轉變的方面上來。

這次大會,明確了宋國的全稱改為“大宋帝國”,以後各級公文諮文、各部有司衙門、宣傳報紙等文字性的東西,都統一改用“大宋帝國”這一稱謂。

大宋帝國中興黨全國總會會長、大宋帝國皇帝、大宋帝國中興黨軍事總會會長、大宋帝國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

軍事樞密院使:平北侯岳飛;副使趙子明、汪若海、韓世忠、劉浩。委員為各大戰區、各部隊(軍團)司令。樞密院總僉事陳堅,副僉事完顏婁室,作戰部部長謝天賜,聯勤保障司令吳喜。

陸軍司令趙子明(兼),水軍司令韓世忠(兼),空軍司令蔣宣。北道戰區司令王貴,南道戰區司令張俊,西道戰區司令席貢,東道戰區司令成閔,中道戰區司令趙子亮,塞北戰區司令宋琦。近衛軍應龍軍團司令于成龍,內衛司令賀虎(含沈重皇家警衛師)、飛龍軍團司令李璞,這三支力量直屬大帥。

宋國政務院新一任機構整合完成,政務院總丞李綱,副丞排名依次是汪伯彥、趙楷、曹輔、趙鼎、鄧肅、陳遘、張確、章振,依然是八位副丞。歐陽珣、耿延禧、王雲擔任顧委會常務副會長,逐漸過渡致仕。陳遘這兩年先在財政部,後在聯合保障勤務部,軍政都熟悉,又懂經濟,升調政務副丞,主官經濟,才是人盡其才;張確、章振是趙構新晉的副丞,雖然還年輕,但在地方上卻是幹出大事業的人才,尤其是在改制試行方面,章振和張確在各自的總督位置上,成績卓異。這是趙構要著力培養的年輕一代的傑出代表。

曲風被調任大宋帝國總監察院院使,負責監察督查全國各地各部院有司衙門違法違紀現象,接受舉報投訴,是趙構手中龍虎刀。

吳進忠調任大宋帝國軍事總監察院院使,負責軍隊紀律監察。

這次的人員變動比較大,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