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餘睹是完顏宗翰的老部下,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統帥之才。就連完顏婁室也非常讚賞。趙構不急於進攻,既然知道耶律餘睹要來,那就撤灶換鍋,重擺宴席,趙構就是不怕“客人”多。

應州地處山西北部,以龍首山和雁門山兩山南北呼應,取名應州,乃是戰略要地,扼守大同之門戶,有大同鐵門栓之稱。李克用父子曾在此用兵,稱之為金城,“三崗四鎮護金城”便由此而來。

應州城南五十里,大羅鎮,是趙構的帥帳駐蹕行營所在。整個大羅鎮方圓十幾裡,都是宋軍雁門關集團軍的駐紮大營。

趙構的帥帳,是曾經完顏銀術可的金頂大帳,徐文將完好的一千多頂軍帳送到了趙俊的第一軍,他可不是有了好處就獨吞的人,兄弟部隊在外面堵著口子,殺得忽魯賽無功而返,大帥的“遣兵回金”之計才得以順利實施,投桃報李,徐文第一時間將最好的一千頂軍帳送給了趙俊。

大帳內,趙構召集宋琦、趙俊、顧衛國(飛狼軍軍長)、秦奮(戰狼軍軍長)、宗穎(趙俊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陳琛(第二師師長)、馬忠(第三師師長)、陳道(炮二師師長),當然,還有梁景和完顏婁室,不過,為了遮人耳目,完顏婁室化名趙實,對外是高階參議。

另外,高進、龍一、龍七、吳喜、謝天賜等,則是一直待在大帳之中,這其實才是他們的地盤。

趙構看著大帳中間巨大的木圖沙盤,一邊嘴裡卻嘟囔著,大家安靜下來,卻聽到趙構卻在吟詩:

南北東西俱有名,

三崗四鎮護金城。

古來險阻邊陲地,

威鎮羌胡萬里驚。

“大帥這句‘三崗四鎮護金城’,真正道出了應州一地的特點。想不到您對這裡的地形地勢這麼瞭解。趙實忝為雲中府老將,還沒有大帥總結的精闢,趙實佩服。”完顏婁室這可不是矯情,他在雲中府多年,自然對西京道瞭解的透徹,但以詩概之,趙構還是第一個。

趙構卻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是元好問的一首描寫應州的詩句,自己身在應州,面對戰局,腦海裡全是應州,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元好問的這首《三崗四鎮詩》,情不自禁地吟出,卻是出於自然流露。

“三崗四鎮護金城,那得看怎麼護?喪失了民心民意,就如自毀其城。耶律餘睹挾勇而來,應州城平增三萬援兵,這個仗怎麼打,大家都談一談你們自己的看法,不要拘束,暢所欲言。”

陳道搶先發言,說道:“咱有霹靂炮,有多少金兵也不夠我一炮轟他孃的。要我說,就堵住他的門口,用大炮和他說話,乖乖地開城投降,否則,直接用霹靂炮敲開城門,剩下的由第一軍的弟兄們完成清掃任務。”

趙構看了陳道一眼,沒有說話。在看看其他將領,大都是興奮不已的樣子,尤其是第一軍的幾位師長,更是挽胳膊擼袖子,要爭一個首攻的名額。兩位狼軍軍長顧衛國和秦奮,卻是不爭不搶,冷眼看著第一軍的三個師長掙得臉紅脖子粗,沒有說話,但攥著的拳頭,卻看出也是心裡在暗中較勁。

梁景一言不發,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眼睛裡閃爍著的光澤卻“出賣”他的內心,梁景縝密的作風、狠辣的手段,趙構在伏牛山已經充分領教了這位安情總局局長的作戰風格。

倒是完顏婁室波瀾不驚,沉思不語,低著頭,端著茶杯,看著手裡盈盈一握的精緻茶盅,有點出神。

趙構心裡有點少許的不滿和失落,這些年輕一代的將領,已經有點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有了火炮就能橫掃一切嗎?後世列強不都是用堅船利炮敲開中國的大門,簽下種種不平等條約,但都沒有湮滅掉中華民族抗爭的勇氣和決心,精神不滅,信念永存,才是崛起和奮進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