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韓家年青一代的翹楚。

韓家祖上韓琦,乃三朝之宰,和范仲淹人稱“韓範”,歷史上有云“北無將軍南無相”,北宋缺少名將,南宋沒有名相,不過,現在的宋國,既有名將更有名相,趙構只是出於對韓家的尊重,加上韓氏兄弟確有才能,趙構素來任人唯賢,能者為上,出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品學識。

這次是韓妃在暗地裡攛掇劉妃出頭,實際上韓妃想出宮自己做事,只是方式不對而已,又仗著自己是趙桓的妃子,強硬出頭。高世則兩頭不願意得罪,只好裝病不出,卻是觸犯了趙構的大忌。

弄清楚了事情原委,趙構當即召開會議,涉及皇宮內務府和近衛軍、內衛部隊調整,趙構知會李綱、宗澤、高世則、吳福、趙子明、以及內衛部隊司令賀虎。

會前,趙構簡單和李綱、宗澤三人碰了碰頭,趙構將自己的打算和他倆說了一下,讓他們心中有個底兒。

一般這樣的三人碰頭會,都是趙構說出一個思路,剩下的,軍事上宗澤部署,政務李綱牽頭,但是像今天直接上來就是命令形式的,很少見。

宗澤倒是沒怎麼整明白的樣子,倒是李綱從中嗅出一些不尋常的味道來。

先是免去了高世則內務部部長的職務,調到康王府行在任總管,雖然在職位上屬於平級調動,但明眼人都知道,內務部和康王府,可是天壤之別。

原康王府總管楊公恕,調延福宮擔任大總管,原延福宮總管提升一級,致仕養老。

任命吳福為內務部部長,東京內衛部隊直屬內務部,受宋國軍事樞密院和內務府雙重領導,日常工作由內務部督導。

這是一個大的調整,趙構沒有徵求他倆的意見,也是變相表示了自己的不滿,我在外面櫛風沐雨,老婆卻在家裡受了氣,你倆幹啥吃的?

吳福這個大嘴巴子,換來一個部長,加上東京城兩萬內衛部隊的指揮權。怎麼看,都值!

內修司司正朱遠山提為兩府內修司司正,主管皇宮和延福宮以及宋國各個宮提舉諸般事宜,受內務部節制。趙構徹底放權給朱遠山,先弄清楚誰是主子,然後你給我看好家!

給新任內務部部長吳福下令,賜皇后邢秉懿“仁賢皇后”金印,憑此印,可調東京內衛部隊和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的部隊聽用,趙子明回去後,將此團番號更名為“皇宮警衛團”,除了皇帝以外,皇后可以呼叫。

劉妃掌摑國家公職人員,褻瀆大宋律法,按律免去一切宮內頭銜,由家人接回閉門思過;韓妃身為貴妃之首,不能約束眾人,事後又不能反省,令其在延福宮絳雲閣思過,無令不得外出。內務府督辦此事,並將此事以政務內參的形式,刊發各部院。

趙構雷厲風行,回來的第二天,就高調處理了此事。倒是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趙構曾強調,後宮不幹政,但卻給了皇后調兵權,這背後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對皇后如此信任?這在大宋一朝建國至今,絕無僅有,但趙構,就是這麼做了。

事後,李綱和宗澤分別上了劄子,進行了自我檢討,請求處分。倆人又不傻,看出趙構對他們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的不滿,倆人也覺得有些愧疚,宗澤是個直腸子,以為這是皇家內部私事,不易張揚;而李綱則認為兩位妃子的想法和趙構提倡的男女平等的理念一致,也就沒有在意,只是覺得劉妃掌摑吳福不對,但人家是劉妃,自己還管不上人家,也就沒有認真對待。

後來仔細一想,越想越覺得當時犯傻。吳福是誰,他們怎能不知?宗澤最清楚啊,這是在磁州跟隨趙構的老人了,其弟吳喜現在是大帥府高階參議,但還有一層身份,那是趙構的大弟子。

邢秉懿又是何等身份?當今皇后,當年趙構專門下令從東京城裡救出來,這份夫妻情義,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