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悽悽且慘慘(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問題是,抽調那一路,金國的那一路就空了,宋軍還有兩路登陸大軍在虎視眈眈盯著自己的曷懶路和速頻路,這是金國的腹地,斷然不容有失。
到現在,完顏吳乞買才發現,金國和現在的宋國,還真是有差別,據說宋國最富庶的江南各路,都還沒有動員起來,現在,宋國投入的力量,只不過是黃河以北的五六路的力量而已,當然還要算上他們那個延合大聯盟五國之力。
這個時候,完顏吳乞買有點後悔沒有聽從完顏希尹的建議,全力去經營西夏,讓趙構這小子搶了先機。本來西夏是自己的附屬國,怎麼一夜之間投奔了宋國,還是自己大意輕敵了,小小的西夏,在自己強大的羽翼之下庇護著,長大了卻投靠了敵人,這才是讓完顏吳乞買惱怒不已的原因。完顏希尹建議自己親自和西夏皇帝會晤,並且不再向西夏徵稅和納貢,還將原大遼的兩路賦稅歸於西夏,但完顏吳乞買就像一個暴發戶突然發財了,想讓他往出掏錢,就像割肉一樣,吳乞買自然不願意,手下的部族也絕不會同意。
完顏希尹曾長嘆:“這個時候能用錢財解決的沒有解決,恐怕將來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現在看來,宋國一個重開絲綢之路和宋夏邊貿榷場,就讓西夏賺得盆滿缽滿,遠遠大於金國給與的好處,別忘了,這才是個開始,隨著延合大聯盟的成立,據說吐蕃也要加入進來,趙構小兒的買賣,已經遠赴大食以西,現在的絲綢之路上,到處是商隊。宋國的通達商行,把分號,已經開到了波斯王朝。
吳乞買失了先機,又丟了後手,現在燕京府雖然還握在手裡,卻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丟了,心疼,吃,燙嘴。趙構的三十萬大軍可不是擺設,那就是一個圈套和陷阱,就等著自己往裡面鑽呢。完顏宗秀試探了一下,折損了五千人馬,要不是縮得快,宋軍的另外一路大軍上來,就能把完顏宗秀的十萬人包了餃子,吞吃得乾乾淨淨。
可惡、可惱、可恨。完顏吳乞買儘管心下不爽,但下令其餘各部,無令不得擅動。
這個完顏兀朮可不知曉,他只知道完顏宗秀救援不成,又被打回去了。自己困守孤城一座,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宋軍攻又不攻,打……對,自己不會主動出擊突圍嗎?
當完顏宗弼將這個計劃提出來的時候,居然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以完顏宗宥、完顏阿里、完顏浦盧、王寶龍等嫡系為主的一派,主張殺出重圍,反正困在此處,橫豎時間一長,也是一死,不如堵上一把。
突圍還是有幾方面的優勢的:金兵善於冬季作戰,在茫茫雪原上,金兵的機動性要比宋軍靈活;再有就是現在的金兵還有鬥志,如果再過一段時間,真的來拿飽飯也吃不上的時候,恐怕連跑路的勁兒都沒有了,更不要說戰場廝殺;最後一點就是大家都知道,拼命殺出去,尚有一線生機,留在城裡,死路一條。
讓人意外的是,燕京留守郭藥師選擇支援完顏宗弼的突圍計劃,因為他不想落在趙構的手裡。
但以副帥雷遠、金兵副使完顏雍、兵馬副總管陸篤詵、燕京府尹劉志、通判崔大元等人為代表的一方,則反對突圍,原因也有三條:首先這白茫茫的雪原上,金兵的騎兵根本跑不快,也無法隱蔽自己的行蹤,只要一出城,宋軍的斥候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情報送到趙構手裡,失去了突圍的突然性,突圍很難成功;二則突圍是全體突圍?還是一部分人先走?這要弄清楚,否則極易生變,帶不帶老百姓?還是隻要求軍隊突圍,不管城內上百萬的老百姓?如何向金主交代?
最重要的是,金主完顏吳乞買給兀朮的命令是堅守燕京府,在沒有接到新的軍令之前,這是吳乞買對完顏兀朮的要求,雖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私自突圍,屬於抗命,以後保不齊會以此來對元帥不利,雷遠請完顏兀朮三思而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