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艱難突圍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完顏兀朮按照計劃,準備了三天後,在臘月二十,頂著凜冽的寒風,趁著黎民前的一段最黑暗的時間,帶著手下的四大猛將完顏宗宥、完顏阿里、完顏浦盧、王寶龍,率領五萬大軍,從東城悄悄殺出。
為了很好掩護這次突圍,三天以來,完顏兀朮命令完顏宗宥和完顏阿里,多次在城北進行試探性的攻擊,廝殺地非常激烈。
姚政派出種易的第二軍接手第一道防線,作為種家將的後代,種易的第二軍屬朱雀軍團,訓練基本功紮實,配合默契,還有一些西軍的影子,彪悍中帶著一絲狡詐。
姚政接到的命令就是假戲真做,大帥說了,金兵殺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姚政給種易的命令就是不管誰出來,都要撕下一塊肉來,讓金兵感覺到疼到骨髓裡。
當完顏宗宥手下的都統猛安率領著三千人嗷嗷叫地撲上去的時候,種易第二軍第一師毫不猶豫地迎了上去,雙方都是騎兵,很難得地看到這種雙方騎兵對決的場景,這是金兵最喜歡的戰鬥模式。
但很快金兵猛安就開始倒吸一口涼氣,打了宋軍一個對穿,損失不小,但卻攻到了宋軍的步軍軍陣前,金兵大喜之下,以為可以放手屠殺對方的步兵,但現實卻不是金兵想象中的那樣。宋軍不僅不是不堪一擊,而是防守法度森嚴,即使金兵騎兵衝到跟前,宋軍沒有一名軍卒腳下移動一步,手持三米長槍的軍陣巋然不動,閃爍著寒芒的如林的槍頭,在帶隊的排長怒吼聲中,一步一突刺,不退反進,這就顯示出了張俊帶兵的風格,紮紮實實,沒有一絲花架子。據說,每一名槍手每天的刺殺達到了三千次以上,班排連中層軍官更多,張俊對趙構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領會的很是透徹,貫穿到了訓練的每一個環節。
金兵最猛烈的第一個波次的進攻,被生生遏制住,還沒有等金兵變換陣型,種易指揮另外兩個師的宋軍開始席捲兩翼,最為得心應手的穿插分割戰術將金兵瞬間分割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幾個部分,然後集中兵力各個殲滅,高效而迅速。
這樣的戰鬥連續進行了三天,城北陣地巋然不動,金兵卻損失了足有六七千人,要不是事先得到情報,說不定還真就讓完顏兀朮鑽了空子。但為了“配合”完顏兀朮的妙計,趙構下令將城西和城東的部隊,各調一個師支援城北。
轟隆隆的宋軍騎兵毫不顧忌城牆上金兵的驚詫神色,一西一南,成夾角之勢,兩股宋軍的援兵很快開到城北,加入了姚政的大軍。
情報被送到完顏兀朮手裡的時候,他得意洋洋對眾將領說道:“看看,趙構小兒還是沉不住氣了,開始調兵支援城北,我們這兩天的佯攻之計奏效了,對於我們今晚的行動,大大有利。宗宥郎君辛苦啦,你今天壓後,讓阿里打前突擊。今晚是我們唯一的機會,從這些日子的攻城力度來看,宋軍厲害的火炮部署在北城和南城,宋軍萬萬不會想到我們從東城突然殺出,所以這次突圍,重在突然、果斷,各部要輕裝前進,除了必要的裝備和少許口糧、水囊外,其餘都不要帶。殺出去後換馬,直奔北京路澤州彙集,然後直奔大定府。”
完顏兀朮騎在自己的閃電黃上,提著自己的螭尾鳳頭金雀斧,走在隊伍的前面,警惕地四下裡張望著。馬蹄上都被裹上了氈布,隊伍裡沒有任何亮光,前面的一個百人斥候隊,是最熟悉地形的金兵精銳斥候,負責帶路而行。
完顏兀朮選擇的這條路,實際上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兒,先是向南,然後向東,目的在於繞過正東方向的宋軍大營,擦著宋軍大營的邊兒,悄悄繞過去。現在來開,起碼宋軍還沒有發覺,加上金兵都穿白,就連馬匹也披著白氈,在白色雪原的背景映襯下,加上昏暗的夜色,宋軍從遠處根本就覺察不到金兵的隊伍正悄悄轉向東南方向。
前出了快二十里路,東城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