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梁景宅小憩(第2/3頁)
章節報錯
來到客廳,時維四月孟夏,太陽透過玻璃,很是溫暖。
現在,玻璃已經是一種高階消費品,還只有少數人能夠享用,工藝上還不是十分完善,所以產量不大,趙構也知道不能著急,後世最普通的日用品,放在現在,都是高階奢侈品。
菜是精緻小炒,酒是三寶首品,作陪是梁景夫婦,吳喜伺候,其餘人等,都退了下去。
趙構笑著對王嫣然說道:“你二人大婚之後,賜你倆新居,你們不要,哪個院子,可比這個院子要大。”
“官人說了,那個院子離九爺有點遠,不方便。”王嫣然笑道。
梁景接著話頭說:“自從來到東京,就住在這裡,已經習慣了。房子夠住就行,要那麼大幹什麼。再說,九爺找我,還是這裡方便一些。”
趙構笑道:“聽說你把宅子當成了學堂?”
梁景回道:“幾次戰役下來,安情局在各地的暗樁為國捐軀的不少,身份特殊,不能張揚,許多孩子的境遇不太好。我讓唐智把這些孩子都接過來,一方面在東京城裡上學,一面讓王家兄弟(王孝傑、王孝瑞)和謝雨把他們慢慢訓練著,總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啊。”
趙構說道:“這個事,不能以你私人名義去做,傳出去不好。樞密院下屬政治部,成立了“青年幹部培訓學校”,裡面有一個分校,專門是烈士子女學校,已經和大名府的童子軍校合併,你把他們轉到哪裡,校長是陳東,他會處理好這個事情。”
梁景這才明白,趙構可不是來白吃飯的,肯定是有人往趙構耳朵裡吹風了。梁景“私蓄勢力”,名義上又不能大張旗鼓說是烈士子女,難怪有人上眼藥,梁景得罪的人太多了,盯著他的人也太多了。但都礙於趙構這尊大神護著,梁景安然無恙,可是,隨著宋國的發展和擴張,各種矛盾也會更加突出,身處風頭浪尖的梁景,弄不好,會粉身碎骨的。
趙構可不想出現那種局面。朱遠山曾委婉地向趙構提過此事,但趙構沒有顧得上去想,十來個孩子就成了隱患啦?
後來陸陸續續有增加了幾十個孩子,有大有小,吃喝拉撒都是梁景管著,也多虧王嫣然是鳳樓總掌櫃的,不差錢。但卻被人拿來做文章。就在前幾天,還對梁景出任中興黨國家委員會委員表示異議,以公文形式遞交了政務院,李綱一看涉及梁景,可不敢做主,直接呈交了趙構裁斷。
趙構留中不發,梁景依然是25人名單之一,依然是國家委員會委員,不僅如此,趙構還專門設立了宋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梁景出任會長,兼任安情局局長,統領宋國安情局、樞密院軍情司、治安部安全司三大情報系統,軍銜晉升為中將。
這一下,所有的聲音都閉嘴了。你們搗鼓了半天,結果給人家搗鼓出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長的高職,本來是一局局長,現在倒好,身兼三局於一身。這就是趙構的態度,雖然他允許舉報,但不允許“風聞奏事”,有問題,必須是公文直呈,必須有證據,必須署名。
這個上奏條陳的,是國防部審計司下屬的一位處長,職務不高不低,屬於要職部門,就是原來兵部磨勘司,按理說國防部和安情局雖屬同級,但性質可不一樣,要舉報,也應該是監察部的事情。
趙構沒有理會,但是還是要提醒梁景,這件事情,的確會落人口實,不出事罷了,出了事情,梁景可真就脫不了關係。雖然梁景絕對不會有異心,也絕對是為了烈士遺孤,但事情,往往沒有絕對。
王嫣然低聲說道:“九爺,奴家曾多次勸過官人,可他就是不聽,還說什麼問心無愧,坦坦蕩蕩,豈不知,樹大招風的道理。私底下的齷齪,可不是他能想到的。也就是九爺看重,宵小之人不敢,萬一一個不慎,給九爺惹了麻煩,豈不是讓九爺難做?”
趙構哈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