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規矩啊?但趙構說道:“國家尚在百廢待興,要節儉持家。規矩是人定的,這就是我的規矩。”

五月初八,李飛雁晉封惠妃。主要是因為李飛雁的身份特殊,不能按部就班一級一級晉升,人家是公主身份,怎麼也要給足西夏皇帝李乾順的面子。

李乾順陪送的東西可謂非常豐厚,名馬一千匹,牛羊各一千隻,駱駝一百頭,青鹽、白玉、氈毯、甘草、蜜、蠟、麝香、毛褐、羱羚角、硇砂、柴胡、蓯蓉、大黃、紅花、翎毛等無數。其中,還有五十名西夏侍女,隨贈夏國劍一百把,一等的白氈三百領。

陪送的東西,早已超過趙構的聘禮。惠妃李飛雁留下一百匹戰馬和一百把夏國劍,李飛雁想要組建了自己的專屬衛隊火鳳衛,這是趙構特批的。其餘東西,李飛雁都上交給了內務部高世則,除了一些中藥交給李百全以外,剩下的東西,則交給十三姐的通達商行,會賣出一個天價,以惠妃的名義捐獻給內務部。

至於一些精美的手工藝品,惠妃交給了皇后邢秉懿,由皇后分配各位後宮的姐妹們。這樣一來,皆大歡喜,都誇惠妃名副其實,真的很賢惠。

新婚三日後,李飛雁就纏著趙構去看她的火鳳衛,這些火鳳衛現在正在飛鳳衛的軍營裡,隨著她們進行訓練。這些西夏侍女,年齡都在十三歲到十五歲之間,正是訓練的最佳年齡。

李乾順可謂用心良苦,挑選的侍女都是地地道道的党項一族,年齡個頭基本一致,這些人的到來,讓李飛雁一下子想到了後宮護衛飛鳳衛,這個曾經給李飛雁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特戰隊。

趙構曾經明確告訴李飛雁,火鳳衛只能屬於飛鳳衛的一支,宋國律法規定,個人是不能擁有武裝的。你要喜歡上戰場,這些火鳳衛可以歸你指揮,但她們隸屬內衛部,不是你李飛雁的專屬。

李飛雁開始有些想不明白,但趙構向他解釋,如果你作為趙構的愛妃開啟了這個先例,別人也提出這個要求行不行?皇帝答應不答應?一切應該以宋國法律為行事準繩。

李飛雁懵懵懂懂地懂了一個道理,宋國,並不是趙構一個人說了算,還有一個律法管著,這在西夏,十二軍司所屬,基本上都是各自的地方勢力,這一點,倒是有些不同。

李飛雁有拽著趙構的袖子,說自己要參軍,喜歡上戰場。李飛雁身體素質不是一般的好,大概得益於她天生的戰鬥民族的遺傳和她自小習武的功底。党項女兒的豪爽和幹練之風,也讓趙構頗為讚賞,也有一種期待,於是和宗澤、李綱、劉浩、汪若海等人商議,決定成立宋國第一支女子野戰部隊——“鳳凰軍團”。

這個決定,其實是有些冒進的。

以前這個做一些什麼事情,一般是和李綱他們幾個溝通後,再在報紙上進行輿論引導,組織鄧肅、陳東等筆桿子進行思想引領下的評論,最後統一思想。

趙構的這個方法,讓李綱大開眼界,也讓李綱受益匪淺。主要表現在政令的通暢上,李綱感覺到從未有過的那種如臂使指一般的感覺,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東京保衛戰的時候,居然要民眾出力運送守城器械,反倒是兵部軍械司的一幫官僚,四下裡扯皮,出了事,又互相攻訐。李綱做起事來,到處束手束腳,又加上官家是戰是和舉棋不定,李綱雖然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但割地賠款的現實,將他的一切努力化為了泡影,自己被貶他鄉,簡直是心灰意冷之極。

可現在,趙構這套朝堂上的體系,雖然他有很多時候不明白,是因為和他以前的認知發生了許多衝突之處,但執行起來,卻看到和體會到了其中莫大的好處和便利,這讓李綱敬佩萬分,也讓他對趙構所做出的重大決定幾乎言聽計從。可是這次,李綱有點轉不過彎來。

果然,就連劉浩,這個趙構一手提拔起來的總參議,也提出了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