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閻王張大梁(第2/3頁)
章節報錯
,龍泉觀張真人喜愛金石之術,所以對岐黃之道亦有造詣,給二人配了草藥,內服外敷,倒是見效,兩人的傷情已經大有好轉。
姚友仲直起身子,姚正急忙過來扶著,說道:“大哥莫亂動,張道長說了,傷口剛結痂,小心裂開。”
“這次,多虧了大梁兄弟。上次趙子亮臨走的時候,曾鄭重和我說過一番話,其中說過這麼一句‘京城不保,留軀效命’。當時並不在意,現在想起來,康王高瞻遠矚,洞察先機,居然在外佈局如斯,一件件事情,居然大都應驗,真神人也。可恨自己殘軀廢體,不能效力,只能躲在這裡,哎……”姚友仲一想起當日城破之時的慘淡景象,恨恨不已。
“張大哥這兩天老是這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常家哥哥也看不見人,不知在忙些什麼?”
“我們不要瞎打聽,以免壞了事,安心養好傷。常家兄弟身手了得,有他們二人在,大梁兄弟不會出什麼事。”姚友仲話雖如此,可還是惦記著,心裡空落落的,靜不下來。
張大梁的確是遇上麻煩了,禮部侍郎李若水和南道總管張叔夜,是趙構特地關照過的,讓張大梁想辦法拖住李侍郎和張叔夜,不要隨官家前往金兵大營。但張大梁卻無法聯絡上這兩個人,自己本身不能暴露,許多關係就無法利用,所能利用的,無非是家族的勢力,但張家如今已然沒落,在京城的影響日衰。眼看著金賊的胃口一步步張開,要命的是,李若水和張叔夜等人,依然對趙桓官家充滿希望,對張大梁透過中間人發出的訊息,置若罔聞,不予理睬,無奈之下,張大梁動用了趙老太爺的關係。
趙老太爺這條線,趙構曾對張大梁言道,情非萬不得己,不得動用。可現在一直聯絡不上這兩個人,連面都見不上,何談完成趙構交給的任務。不得已,自己和常氏兄弟天一擦黑,冒險前來,打的還是趙家兄弟的旗號,對門房說:“和趙家兄弟在一起的殿前司班直求見。”
這兩天,趙桓要求開封府全力協助給金兵根括金銀之數,派出了許多根括官催繳,先拿官員開刀,許多皇親勳貴也不能免。趙旭乃皇族宗親,自是在開封府重點監管之列。趙旭已經拿出了一千兩黃金和一萬兩白銀,本想花錢落個安生,沒成想,金兵的胃口如此之大,一千萬兩金,二千萬兩銀,絹、緞、綢、錦更是動輒千萬匹往上。
當開封府官差再次登門催繳時,趙旭大怒,對著開封府官員大罵:“助紂為虐,天理不容,諂媚外族,怎見列祖?!”一氣之下,全部趕出了郡王府。
趙旭畢竟是郡王,開封府自是不敢怎樣,一路報上去,趙桓也是不敢硬來,趙旭可是宗族裡捐出最多的,人家說沒有了,你官家總不能拆房扒屋吧。只好嚴令開封府嚴密“防護”,不容有失。可嘆開封府尹徐秉哲夾在皇上和郡王之間,那是一個頭大。
但皇上發話了,徐秉哲自是不敢大意,他是知道趙家的實力的,明著來,豈是他一個小小的開封府能對抗的。但又實在怕出錯,便把雷震派了過來,暗地裡盯著趙王府。這樣陰差陽錯,讓張大梁和常氏兄弟進入了開封府暗樁的視線。
張大梁和趙老太爺的見面,頗具戲劇性,起初趙老太爺只是聽下面稟報,說有趙家哥倆的故人求見,還以為是京城裡這兩天過不下去的兄弟來打個秋風,趙老太爺本是灑脫豪爽之人,吩咐管家準備銀兩,看著要是力所能及,出手相幫是肯定的。沒想到等張大梁掀開披風露出真容,趙老太爺瞬間轉過心思,急忙領到書房密談。
等張大梁簡單說明來意,趙老太爺長嘆一聲道:“王爺天縱奇才,佈局之大,謀局之深,旭自嘆不如也,我大宋有望啊。大梁,你放心,明晚,不,明天午時,你只管前來,我的一張老臉,還是有的。”
“老太爺,大白天的,惟恐不便,有尾巴!”張大梁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