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近衛親軍營(第2/3頁)
章節報錯
著手裡的瓷板,這是吳福剛剛送來的,一尺見方,略帶一點弧形,黑色的釉子散發出一種亮澤,入手有點沉甸甸的感覺,但也不是很重,無論是外觀,還是重量,乃至整個弧線要求,感覺比前幾次要好。
他隨手遞給高進,吩咐道:“開始試驗,我要親自射。”
遠處靶垛位置,一個稻草人模樣的靶垛矗立在場地上。套著一件怎麼看都像現代防彈衣的一件馬夾。高進把瓷板插入胸前的隔層中間,繫好綁帶,迅速遠離。
一百步外,趙構看看手裡的雕弓,這把雕弓是宗澤專門送給自己的。這是宗澤在磁州上任之始,他的好友、北宋名將郭逵三子、軍器少監郭忠孝臨別相贈,曾言“此弓只配宗汝霖。”
在磁州,這把弓,宗澤一直掛在自己的大帳之中,兩石之力,不是誰都拉得開的。趙構來到磁州第二日,宗澤親自將寶弓送了過來,趙構一見便愛不釋手,大內軍器監所造上品雕弓,也就郭忠孝敢送宗澤這個人情。
張弓搭箭,趙構感覺和弓箭已經融為一體。兩石之力,自己拉起來不軟不硬,正好。略微調整一下角度,趙構後手一鬆,破空之聲驟響,鵰翎如流星一般疾馳而去。
鵰翎箭正中靶心,在眾人的喝彩聲中,趙構疾步向前,迫切想知道這次測試的結果。來到靶前,羽箭已經掉落在地,高進正往出抽瓷板。趙構上前接過來,看到黝黑的瓷板上,已經磕掉了一塊,但整體沒有像前幾次碎掉,趙構強忍住心頭的激動,向高進說道:“換豬羊披甲再試,叢集射擊。”
靶場一陣忙碌,把護甲套在早就在一旁準備好的幾頭豬羊身上。而百步之外,由秦風一手訓練的近衛弩隊三十人一字排開,至少是一石力弓,個別好手都能開一石五的強弓。秦風一聲令下,弩隊整齊張弓搭箭,齊射而出。
靶場上,豬羊身上已是插滿羽箭。唯有護甲的地方,沒有一支羽箭射穿。高進將護甲瓷板抽出,只見瓷板磕掉的地方增多了,但整體還是沒有破裂,防護效果不錯。
趙構又要求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再做實驗,驗證不同距離的防護效果。驗證結果,七十步左右,瓷板出現裂紋,但沒有破碎。超過一百五十步,勢能衰減,防護效果很好。
最後,在七十步到一百五十步之間,秦風用神臂弓試射三箭,七十步瓷板破碎,但箭矢被彈開,不能深入。其餘距離形成有效防護,但瓷板需要更換。
對整體防護效果,趙構也是十分滿意。“陶瓷護甲”,這個脫胎於後世“陶瓷裝甲”的東西,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項發明,如果成了笑話,這個王爺的臉面何在?
眾人都是歷經征戰之人,看到這一塊瓷板能有如此防禦功能,皆是驚喜交加。冷鍛山文甲精美,但成本也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配置的。趙構所想,就是大幅度降低每一名士兵的裝備費用,那個年代都一樣,軍隊的開支,真正的花錢如流水。
接下來的日子,趙構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近衛親軍的訓練當中。這一百五十人,既是他最後的護衛屏障,也是他軍隊起家的底子,目前,誰手裡的槍桿子硬,誰就有說話權。距離開封淪陷的日子越來越近,趙構深感自己還無力改變這個歷史大局,但趙構還是想撬動一下歷史的槓桿,看看能不能改變南宋偏安一隅的歷史。
小吳喜越來越顯露出他非凡的能力,心思縝密,有頭腦,肯吃苦。雖然年齡最小,但每天的訓練,絲毫不落。訓練完,依然在趙構大帳侍奉左右,後來,趙構乾脆就在大帳裡給吳喜搭了一個板床,讓他睡在自己身邊,也能隨時調教。吳喜就像一個海綿一樣,拼命吸收著趙構所教的一切,連趙構都吃驚吳喜小小年紀怎麼會有如此的精力,但他的變化和進步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秦風對小吳喜更是喜愛,一身功夫傾囊相授,又把最好的一架手弩送給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