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蜿蜒的地勢,隱蔽接近,先把落在後面的金兵悄悄地抹殺,示意趕車的車伕不許聲張,拉著牛車轉向離開大路,不知不覺,已經得手了十幾輛大車,等押車的五十夫長感覺到不對勁兒的時候,高仕舉已經剁掉了整個隊伍的大半截尾巴。

三十多人的押後金兵,在如狼似虎的一百精銳面前,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全部在第一輪的箭雨下斃命。高仕舉馬上下令打掃戰場,掩蓋痕跡。出人意料的是,不少車伕知道是中山府的宋軍後,主動要求幫忙,倒是省了不少功夫。高仕舉遂留下十人小隊看護,隨即帶領其餘人在前面小路設伏,準備吃掉前來檢視之敵。

何方收拾金兵前陣人馬,倒是比較輕鬆,一來沒有大車,二來金兵確實是鬆懈,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有伏擊圈。護送運糧,都知道是一趟肥差,出門一趟,雖然辛苦一些,但比起戰場上刀兵相見,以命相搏,還是安全的,況且油水很足啊。所以,一路上金兵哨探並沒有認真偵探,倒不是金兵大意,實在是以往宋軍被嚇破膽,金兵不找麻煩就燒高香了,有誰敢出來捋虎鬚。

趙構的近衛親軍就這一點好,幹什麼都一絲不苟,不管戰鬥場面是大是小,前期準備都是精心佈置,主攻、掩護、外圍包抄、突擊等等一樣不少,何方一百人的伏擊圈,就佈置了三層。

戰鬥在何方的第一支弩箭射出的時候突然展開,一輪箭雨,金兵像下餃子一樣跌下馬來,不等金兵反應過來,地面上的積雪被忽然掀起,二十多人從道路兩旁埋伏的地窩子了一下蹦出來,陰森森的斬馬刀已經抄在手裡殺將過來。

金兵同樣反應不慢,一看陣仗,就判定不是馬賊,而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士。金兵隊將一聲唿哨,立刻分兵,後面兩騎撥馬就跑,這是要回去報信,餘下金兵發一聲喊,直衝上來,毫不退縮,能做到金兵斥候,自是軍中好手才行。

但有心算無心,金兵一上來就吃了大虧,加上人數不佔優勢,很快局面就被何方控制,三十二騎金兵,包括想逃走的兩名金兵,全部被格殺。何方下令馬上打掃戰場,留下五人收攏馬匹,掩蓋痕跡,剩下人馬,分成兩隊,一隊馬上換裝,披上金兵的皮袍,打著金兵的旗幟,翻身向後殺了回去。另外一隊,錯後片刻,尾隨緊跟。

梁景一直在等待一個最好的時機,那就是金兵把所有車輛集中起來,但還沒有結寨的時候,這個時候,大車有的落了套,有點還在圈攏,雖然比較混亂,但大部分車馬已經集中起來,金兵也比較集中,都在呵斥著車伕儘快落套解韁,利用大車佈防,耶律珍這一次,還有不少挽馬大車,人喊馬嘶牛叫,顯得整個營地亂哄哄的。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梁景看準了時機,率領人馬一頭紮了出來,打前的,全部是梁景帶過來的近衛,三十人的馬隊一水的大槍平端,這種大槍宋軍稱之為“單鉤”,尺長的槍尖側開勾刃,比起大宋軍卒的錐槍要長一些,衝起來形成的撞擊力很大,加上鋒利的槍尖,正是馬上衝擊的大殺器。

耶律珍選擇紮營的地點,地勢平坦,積雪不厚,加上時間久了,部分地段已經露出深褐色的地皮,正有利於騎兵的提速衝擊。

“敵襲”——負責警戒的金兵第一時間發出警報,耶律珍唬得跳了起來,往遠處一看,大喝一聲:“上馬!”

金兵的反應不能說慢,只是梁景的攻擊太快了,有點猝不及防。金兵剛剛上馬列隊,梁景的騎兵楔形的槍林,已經帶著一股寒風壓了上來,殺氣透骨。金兵大喊著,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撲上來,猶如螳臂當車,怎麼能擋住衝起來的騎兵馬隊,況且,閃爍著寒光的,又是一片槍林。

“噗嗤、噗嗤”……槍尖狠狠紮在金兵的身上,都是透心而出。衝在最前面的梁景,大槍挑著一員金兵的屍體,狠狠撞在另一名金兵身上,巨大的衝力使得槍尖二次深深紮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