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喜憂各幾家(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構在中山府,一直指揮者梁景、岳飛等人,把善後事宜忙完了,又下令給汪若海,命他加強對金兵大營的監視,諸事處理完畢,已經是正月初六。
這個年,對於中山府軍民來講,是一輩子都能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雖然在這次中山保衛戰中,中山府的軍民也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加上青龍軍團犧牲的將士,共計有軍民二萬五千多人為國捐軀,但是,此戰,消滅撻攋韶合集團五萬三千多人,第一次大規模的全殲金兵,極大鼓舞了大宋軍民的抗金熱情,建立了以中山府為核心的真定、保州抗金根據地,和磁州、相州遙相呼應,像一枚釘子一樣,牢牢紮在大金的咽喉要道之上,向北,可直接威脅燕京府;向南,可切斷金兵回撤之路;向西連線西軍控制的陝山五路,可收復太原;向東,和大名府組成犄角之勢。這塊根據地,就像圍棋佈局中的先手一樣,此子,正封住對方的氣眼。
畢竟在年裡,閃過烈士頭七祭日,初八,趙構在中山府謝家老店梁景的中軍大營裡,設宴招待中山府諸位軍政首腦,特邀以北寨、南堡為代表的義寨首領參加,以及謝順、謝老牛等百姓代表,青龍軍團各位主官作陪,人太多,索性在校場露天開席,吳福帶著老謝一家子和夥計們前前後後的照料著。
趙構不可能在中山過多停留,必須儘快趕回大名府,但中山府佈局的重要性,還是要統一一下思想,萬不可前功盡棄,無數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要牢牢守住。
最先進行的,卻是給梁景的中山府軍隊授旗儀式,此戰,中山府守軍一戰成名,堪稱防守反擊戰的典範,趙構親自授予中山守軍“赤羆”軍團稱號,軍團長周正。不錯,沒有看錯,軍團長是周正,而不是梁景。
緊接著,是授銜頒獎儀式,赤羆軍團完全按照趙構的部隊組建模式來進行,依然是三三制,軍團下轄三軍,第一軍軍長宋琦,第二軍軍長高世舉,第三軍軍長何方,軍團直屬偵察大隊大隊長劉汝能,直屬炮團團長蘇定乾,直屬警衛團團長肖戰,工兵輜重團團長沙繼宗。其餘下屬各師團主官,全部在這次作戰中表現優異者當中選撥推薦而出,都是血淋淋的軍功換來的,誰也不會不服氣。
但周正還是堅持由梁景接旗,當梁景鄭重地將繡有黑底紅色的赤羆圖案軍旗交到周正手裡時,臺下所有中山府軍民淚流滿面,是激動,是期盼、更是一種安慰和自豪。
整個會場出現的第一次高潮,是趙構親自將天下兵馬大元帥府成軍之後的第一面榮譽之旗——“青龍鐵軍”,授予了岳飛的青龍軍團第三軍,這是對青龍軍團全殲撻攋韶合集團的最大榮譽和肯定,也是對青龍軍團第三軍犧牲的七千將士的最大安慰,中山一戰,第三軍以犧牲近一半人馬的代價,牢牢拖住撻攋大軍,為全殲撻攋集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和犧牲,“青龍鐵軍”,一戰而成,一雪“泥鰍軍團”之恥。當姚政接過這面象徵著第三軍生命之魂的榮譽之旗時,七尺男兒,放聲大哭。
頒獎儀式更是把中山軍民的熱血點燃,趙構依據後世的軍功等級,結合所處當下朝代的實際,把軍功設為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榮譽設有優秀班級、模範士兵、訓練標兵,獎勵物件為正軍(一線戰鬥部隊)、輔兵(二線支援保障部隊),另設金質榮譽勳章、銀質榮譽勳章、銅質榮譽勳章,紀念勳章,獎勵民兵、鄉勇、兒童團、支前模範、參與保障的民間組織或個人等。單設“大宋烈士”白玉勳章,凡是在戰鬥中犧牲的軍民,符合條件,皆可授予。
本次特等功欠缺,梁景、周正、宋琦等代表赤羆軍團,岳飛、王貴、姚政等代表青龍軍團,凡參與此次戰鬥並親自斬獲金兵猛安以上將領者,榮獲一等功並由趙構親自頒獎,餘下二等功以下,由各自軍團長頒獎。
另外,龍嘯天、沙繼祖、魏復之、龍在野、龍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