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豈是蓬蒿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慣這裡的洞子?”就是這麼一句話,讓他聽得明明白白,他自己可不知道,隨著打坐練氣,他的聽覺、視覺等感官,比平時要靈敏得多,這才聽清楚外面來人的對話。
對方既然知道自己是太子,又對自己關愛有加、嚴厲要求,這種既像父親、又像兄長的感覺,一下子讓他想到了九王叔,一定是他,這天底下,除了自己的九王叔,誰能捨得如此代價救出自己,又把自己安排到這麼一個安全的地方,還派人穩妥地保護自己,教給自己存身立命的一身武藝,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這,才是最好得照顧。
這個念頭一有,就再也抹不去。索性聽從九王叔的安排,每天按時功課,從不叫苦叫累,比起被擄到北番,這裡,就是天堂!
趙構要是知道趙湛僅僅憑著這些蛛絲馬跡,就嚴絲合縫地推斷出是自己“綁架”了自己的太子小侄子,會不會產生妖孽的念頭來?
不過,今天好像有點不大對勁兒,下半晌的功課換了一個師父,一個身材稍微矮一點的精瘦漢子,不是教自己打坐練氣的師父了。刀子,也換成了真刀,只不過,和那柄木刀大小、分量一般無二,教自己翻來覆去只是一招,叫做什麼“蠍尾鉤”,就是刀把反握,反手後撩,招式雖然簡單,但腰、腿、身、法、步、肩、臂、手、腕、指……身體的每一處,都要協調發勁兒,犀利無比,加上這柄削鐵如泥的短刀,趙湛斷定,只要撩上,就是開膛破肚,手段毒辣。
好在木刀訓練多日,這柄短刀在手,倒也沒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是,矮個子師父在教自己的時候,上躥下跳,盡力避開刀鋒,可見,他對這把刀,也是有些忌憚。
笑話,這可是趙構專門為太子量身打造的一柄雪花鑌鐵利刃——“龍牙”,看不見刀身上的雲紋流蘇,流淌著錦緞一般的光澤。趙構對自己的小侄子,可是上心呵護得緊著呢。
臨走,矮個子師父叮囑道:“今晚無論外面聽見什麼,都不要出來。只要進去人,就用這‘蠍尾鉤’招呼他。我們進來是要打招呼的,口令是‘黎明’,回令是‘曙光’,小官人定要記得清楚才行。”
趙湛點點頭,沒說什麼,只是再次埋頭練習那一招“蠍尾鉤”。
山洞內外,無疑增加了守衛的兵力,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人手,也比以前的守衛更加神秘和力量,手裡面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長短都有,只不過,每個人的後腰上,都掛著製作精良的手弩,腰袢,插著同樣的一柄短刀,渾身被黑衣籠罩著,怎麼也掩蓋不住身上的那股子殺氣。
外鬆內緊,山洞內增加了一組龍衛,而外圍,除了迷惑對手的明哨外,有意透露出幾處暗哨的位置,在這有意和無意中,佈下迷魂陣,左吉是要調大魚的,小魚小蝦,才提不起他的胃口。
明慧一行四人,是在傍晚時分,下了山,一路上急匆匆的的腳步,絲毫掩飾不了內心的激動和興奮。明慧更是意氣風發,這次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宗印大人應該有豐厚的賞賜等著自己才是。
現在。隆德府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局面,範致虛的六、七萬大軍駐紮在隆德府,而馬擴的飛豹軍團也駐紮在隆德府,不過,一個在城西,一個在東北,又互不統屬,隆德府知府張確卻接到劉浩轉來的大帥府軍令,範致虛大軍的軍需供應,按常例供應就是,隆德府平時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大帥府的軍事計劃。
張確可不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趙構不敢言明,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大宋的元氣,不能輕易有所損傷,能兵不血刃拿下範致虛所部,那是最好,即使動手,也要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引而不發、威懾攻心,才是上策。
你不發,不等於別人不發。一發而不可收,就是現在宗印的手段,他是要死死拖著範致虛跳下這個火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