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難道是宿命(第3/3頁)
章節報錯
戰役,不過,還需要分成兩個階段,先是圍而不打,以武逼降。
其次是武力攻城,從精神和肉體上徹底消滅。
趙構偏向於第一方案,會寧府不就是這樣打下來了的嗎?日軍武士軍隊的戰鬥力比金兵差遠了,能少死人,就不要大開殺戮,這些可都是很好的勞動力;選拔出來的一些精銳士兵,經過嚴格訓練和裝備,還是不錯的一支軍隊,關鍵是,趙構的宏偉藍圖中,需要這樣大量的僕從軍。
趙湛主動請纓擔任議和使,趙構批准了。但在議和招降之前,部隊的部署必須到位才行,這需要一點時間。
外圍的一些軍事要點還在日軍手裡,一槍一炮不放,就要求藤原忠通剩下的三十萬大軍投降,是不現實的。和談招降,是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壓迫下的,不把他們打疼了,誰和你和談?
徐慶指揮著兩個軍團北上,進攻北海道,進展十分順利,已經攻陷出羽國,韓世忠的第二艦隊負責物資運輸,幾乎是陸地上的大軍打到哪裡,海軍的運輸艦就開到哪裡。
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徐慶乾脆兵分兩路,饕餮軍團在東線,屯河集團軍在西線,齊頭並進,互為掩護,大有橫掃天下的氣勢。
北線戰事不用管,藤原忠通的政令現在只侷限於京都地區,再遠,根本就出不去了。
京都府北大門已經被攻克,岳雲帶著朵力團在鄭三山的炮五師的協助下,一路南下,攻克愛宕和比奴之後,意味著已經鎖死日軍北上的大門,京都盆地一馬平川,平安京地處京都盆地北部,已經被岳雲的朵力團頂住了屁股。
但趙構嚴令岳雲,留足北面的包圍戰場縱深,做出壓迫態勢就行,不要過分緊逼。
而西南方向的門戶大阪,雖然有藤原弘毅派出的援兵增援,但卻被韓彥樸的陸戰第二軍配合廖靜文的炮六師,直接硬生生用大炮轟開,但沒有包圍追殺,將駐守大阪、兵庫兩地的日軍全部攆回平安京,牢牢控制住西南大門。
宋軍一南一北形成夾擊之勢,日本平安京中人心惶惶。藤原忠通索性將藤原弘毅和源兆興的兵馬全部撤回平安京,據城死守。
這樣一來,平安京一下子多了三十萬軍隊,雖然看上去兵力不弱,分配在四城的守備力量幾乎翻了一番,每個方向的守軍達到了七萬人,可謂兵力充足。
但宋軍圍而不打,每天日軍的斥候向藤原忠通匯報的,就是宋軍的大營又向前推進了多少裡,幾乎在城頭上就能看見宋軍大營中呼啦啦飄動的軍旗,甚至宋軍的巡邏隊已經開始在城牆外一里地之外,向城頭窺視,但日軍的弓箭卻無法形成威脅。
復興九年八月初八,宋軍完成對平安京的合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