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想法,還是尚未確定,來徵求大家的意見。”

趙構笑道:“這是我的想法,但還沒有形成決議,所以不會留檔。今天召集大家前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麼,不妨直說。”

李綱從心裡是不太贊同,這個手筆太大了,李綱身為政務院總丞,自然是站在這個位子來考慮。

“陛下,既然這樣,我先拋磚引玉。這七八年時間裡,我大宋帝國的版圖,幾乎比太祖創業時期擴大了一倍有餘,這都是您的豐功偉績。我大宋帝國現在政治清明,國力昌盛,威名遠播。但也百廢待興,亟需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如果再西擴,先不說結果如何,就是面對延合大聯盟的各位君王,我們大宋帝國曆來稱禮儀之邦,這驟然吞併,如何開口?史書上如何寫?西域多是蠻荒之地,條件惡劣,大軍行動,所需供應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我擔心會嚴重影響大宋帝國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弄不好,這剛剛攢起來的家底,可就墊進去了。陛下,這件事情,的確需要三思。”

趙構點點頭,說道:“李總丞的意思,是暫緩或延後?”

李綱點點頭:“恕臣冒昧。”

宗澤開口道:“大帥,老臣忝齒七十有三,已是鬼差叩門的年紀,別的不說,靖康元年的恥辱,至今歷歷在目,刻骨銘心。您在軍事學院的演講中,常講這樣一句話‘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內,尊嚴存於宋刀鋒利之上’,可謂振聾發聵。老臣閒來無事,多有反思,倘若不是大帥振臂一呼,率領我們奮起反抗,恐怕今天諸位,怕是淪為金國附庸,何來這煌煌天朝盛世?大帥,宗澤年邁,尚能日啖斤肉,願為開疆拓土之先鋒!”

得,一文一武出現了兩個意見。

大家有些發矇,別人尚未說話,只見岳飛起身道:“大帥,飛不想當這穩穩當當的平北侯,只要大帥一聲令下,何勞宗老大駕,岳飛請戰!”

韓世忠隨後也表示了請戰的決心,還請趙構將自己的兩子調回,參加西征。韓家一門父子三人,願為西征先鋒。

這基本上代表著軍隊的意思了。是啊,沒有仗打,軍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況且,這兩年趙構對軍隊的改制一天也沒有放鬆,這是為什麼?

看到連宗澤都反對自己,李綱有些掛不住臉,低聲說道:“諸位,咱們現在的和平環境,不正是靠咱們軍隊打出來的嗎?可是,咱們犧牲了多少優秀的子弟兵?我李綱也曾擔任東京防禦使,城上城下的累累白骨,也時常縈繞心中,至今尚存。每每想起來,我總是感覺是自己無能,愧對這些人的家人,更愧對陛下的隆恩。非李綱畏戰,只是我們現在這樣做,值得嗎?穩妥嗎?”

這個時候,第一副丞汪伯彥不能不說話了:“陛下,方才李總丞和宗老的話,都有道理。以微臣愚見,不妨這樣考慮,一是繼續積蓄力量,陛下的這盤大棋太大,需要好好佈置才行。二是加快軍隊改制步伐,您提出的合成集團軍的建設,我看就很好,陛下高瞻遠矚,非我等能及也。三是派遣使臣,加大出使西域的力度,一來使我大宋帝國威名遠播,二來也藉此探查各地動態,做到心中有數。四是加快新晉各區的建設力度,加快造血機能,儘快為我所用。一個強大的帝國,是任何勢力不可阻擋的。”

趙楷接話說道:“我贊同趙副丞的意見。這次和子明出使塞爾柱帝國,也是大開眼界,西域的文明程度,絲毫不亞於我們。塞爾柱國的大蘇丹桑賈爾就是一個梟雄,他下屬共有十三個加盟小帝國,整個塞爾柱帝國的版圖幾乎相當於我大宋帝國的一半,但其發展程度還是不錯,不過,他們沒有所謂的工業發展,軍事上尚不能和我大宋帝國相抗衡。我們一路向西,路途遙遠,只有一擊之功,倘若打成膠著,對我們不利。陛下,我覺得趙副丞的意見中肯,臣附議。”

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