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殺手的身份很快被弄清,這是梭倫達私自下達的伏擊命令。

一切都是一種陰差陽錯,趙構自打白虎山莊露面之後,就已經被各方勢力盯上了,只不過趙構的安保措施得力,至今在眾多人眼中,這位大宋趙九爺,不過是一個有些來頭的通達商行總巡查而已,或許是來鍍鍍金,也未可知。

但是有時候就是一種巧合,趙構進駐德里大營,整天騎著老虎巴依老爺四下裡兜風,早就被鱷龍軍團所有將士譽為天神之子,隨著膜拜的心裡和嘴上最真摯的崇拜之情,對趙構的神話了的描述逐漸以德里大營為中心開始擴散開來。

傳到戈爾巴梭倫達耳朵裡的時候,梭倫達才意識到這個所謂的趙九爺的真實身份實在是令人震撼。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隨著大都督府的各項政令下達,同步最重要的天竺半島基礎建設開始大規模轟轟烈烈展開,這是最直接的讓廣大基層民眾開始擺脫貧困的一劑良方。

很多基層平民甚至都是全家出動,參與築路、修橋、水利、農墾等各項事業建設當中。

這筆先期的投入是巨大的,雖然大宋帝國第一個五年建設規劃中,已經取得了重大成績,尤其是海外貿易航線的開通和拓展,為大宋帶來了海量的財富,但畢竟還是初級階段,如果只是滿足大宋帝國本身的需求和拉動,還能支撐,但隨著趙構宏偉藍圖的描繪越來越宏大,趙構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吐蕃和大理,加上天竺半島,包括西域各地延合大聯盟沿線國家,很多地區都還處於尚未開發階段,特別是吐蕃特管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開發難度很大,西道戰區司令席貢這些年沒少叫苦,為啥?他的兵幾乎在支援地方建設中輪了一個遍,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西道建設軍團”,全部是由退役老兵組成,整個西道邊疆,到處飄揚著建設軍團的紅色軍旗,上面錐槍和鐵鍬的交叉圖案,成為西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這是趙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越來越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性,許多事情感覺也是急不得,還要一步一步來。但有些事情,卻需要刻不容緩,馬上辦理。

就在趙構還在為這些事情絞盡腦汁的時候,一次不經意的外出巡查,讓梭倫達手下一個承包道路建設的小頭目發現了“趙九爺”的蹤跡,於是,德里大營成了梭倫達重點監視的物件。

趙構虎頭嶺遇襲,降伏母虎芭莎這段經歷,汪若海經過請示趙構,讓大都督府負責文化宣傳的部門編成說唱文字,開始在天竺半島各地巡迴傳唱,有意將趙構的形象神話,對趙構大宋帝國皇帝的形象在天竺進一步神化,推動新改制的進行,在“思想”上做好了鋪墊。

趙構這次前往虎頭嶺,是臨時起意,並沒有知會蔣四海,只是讓龍一按照一般的出行進行裡安排,當他們一行出了大營轉向西南方向的時候,梭倫達就已經得到訊息。

拉西克判斷出了趙構的行蹤,但極力反對梭倫達採取的軍事行動。他雖然對趙構不是十分了解,但就憑此人在這麼短的時間統一了天竺半島,這份魄力和手段,絕對不是梭倫達之流所能相提並論的。

但梭倫達要繳納“投名狀”,一直想要得到圖拉米的賞識,好在將來能進入圖拉米家族的核心圈子,因為他知道這裡面的這塊“蛋糕”有多大。

但拉西克卻不同意梭倫達孤注一擲,好不容易手裡掌握制一支地下精幹力量,而且實力的確不俗,這把刀,一定要用在最關鍵的時候,而梭倫達卻要用這唯一的軍事力量去和身為大宋帝國皇帝的趙構拼實力,怎麼看都是一種極為不明智的行為。

但梭倫達一意孤行,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來趙構身邊的人只有十來個人,而自己這邊卻有二百多人;再者,自己在暗,趙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