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故人為我憂(第2/3頁)
章節報錯
道:“天竺半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貧困,但陛下兩招,就解決了大問題。也為我們開啟了思路,以前沒有這所謂的‘內需拉動’之說,也不明白,但圖拉米執政期間,可不會往裡面投一個金幣,這就是差距。加上您提到的半島糧倉的設想,要真的得以實現,天竺半島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夏爾瑪絕對是一個成熟精明的政客,很有頭腦和思想,這些天,他就琢磨了一件事,將所有蒐集到的趙構關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衛生等等多領域的著作或話語集,仔細認真地學習,趁著趙構在,不厭其煩地請教。
趙構看得出,夏爾瑪不是在作秀,而是實實在在地想學到東西,充實自己,發展壯大自己,這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不過,趙構喜歡這樣的人。一個袒露自己有政治野心的人,其實正是自己所需要的。於是,趙構對夏爾瑪也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指點,這讓夏爾瑪的執政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增強。
“最重要的一點,天竺半島作為大宋帝國特管區,和大宋帝國的發展融為一體,可以實現地區區域上的‘資源優勢互補’,陛下,這還是您在《論大宋帝國經濟發展之展望》中強調的一個觀點,我有些明白了,天竺半島有天竺半島的資源優勢,完全可以發揮這些優勢,或者說延伸這些優勢,成為天竺半島的‘支柱型產業’,哦,陛下這也是您的一個觀點。所以,我還是對咱們天竺半島的發展充滿信心的。您放心,我們一定在汪總督的帶領下,實現第一個五年規劃宏偉藍圖。”
不得不說,夏爾瑪越來越進入攝政王這個角色。
趙構欣喜地點點頭,誇讚道:“夏爾瑪攝政王進步很大啊,我覺得有點像在大宋帝國的‘帝國政務大學’畢業的優秀生了。”
於是眾人便哈哈大笑,氣氛馬上活躍起來,鳩摩羅、普蘭等人也是各自表態,堅決支援趙構的改制政策和汪若海大總督的工作。
阿卡莎一直沉默不語,自從趙構和她和黛米拉談到兩人的歸宿問題時,阿卡莎和黛米拉幾乎出奇的一致,就是想留在這裡,因為趙構說過,尊重兩個人的選擇,不會強制她們按照大宋法律來做,因為按照大宋律法,她倆是沒有選擇的。
但趙構還是很民主地尊重了她倆的選擇,這就意味著他們這次分別,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見面,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團聚呢?
阿卡莎其實很矛盾,她和黛米拉不同,黛米拉是個有著非常明顯政治野心的人,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就是要證明女人一點不比男人差,自己一定能把黛米拉島治理好。
所以,儘管有些不捨,但黛米拉決心堅定,就是要替趙構打造全新的黛米拉島,不辜負趙構以她名字命名黛米拉島的這份厚愛。
阿卡莎是個傳統的女人,講究從一而終,她很想跟趙構回大宋,但又擔心自己在大宋東京汴梁城的後宮會受到排擠,自己一個異族女人,能不能和趙構的後宮佳麗和睦相處,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自己熟讀漢學,卻是知道歷朝歷代皇帝的後宮也是一部爭鬥史,而且是血淋淋的,雖然趙構信誓旦旦向她保證,自己的皇后和幾位皇妃都是通情達理、恭順謙良之人,就像親姐妹一樣,但阿卡莎思忖良久,還是覺得自己留下來會更好。
自己也是一個不服輸的人,趙構將黛米拉島交給黛米拉,卻讓自己擔任整個天竺半島特管區大總督府幕僚長,這是僅次於五名常務理事的六號位,但其他幾位攝政王都各自有自己的分管區,所以實際上,阿卡莎就是大總督府的二號實權人物,況且,她還是趙構敕封的“怡妃”,取自於怡虎居的一段難忘的經歷。
這個結果,其實趙構早就想到了。她們的想法也不能說錯,真要是把她們帶回東京汴梁,皇后邢秉懿倒是大度,多次勸趙構充實後宮,但其他妃子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