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手,修改了她的小花燈,還把天佑的大名鐫刻上去,補齊了獎勵才算完事。事後還專門向皇后娘娘請罪,直說自己差事沒有辦好,讓天佑公主受了委屈,還搭上了自己親自做的一件精巧小推車。哈哈哈……仁孝,以後娶了天佑公主,你可是有的頭大了。”

眾人哈哈大笑,趙構難得說說自己的家長裡短,倒是更顯得有煙火氣,也讓大家更覺得親切了許多。

這番話,也算是趙構在提點李仁孝以後應該注意什麼,雖然天佑貴為公主,但是既然嫁出去為人婦,就要恪守婦德,相夫教子,經營好自己的小家,這才是趙構希望看到的。

至於兩人的工作,李仁孝是要被大力培養的,天佑自小喜歡鑽研,現在在天機院實習,跟在崔敏姬手下,是遠距離通訊科研小組的核心成員,頗受崔敏姬的喜歡。

大機率以後會留在天機院主持一項工程,這也符合天佑的性格,加上她也喜歡這份工作,說不定會成為以後天機院的掌門。

不過這都不是趙構考慮的事情,趙構現在考慮的,是未來大宋人才的培養,諸如像李仁孝這樣的高層人才的培養,才是最迫切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夏特管區高層的年齡結構非常合理,除了禹藏花麻上了年紀之外,李繼宗、李惠、李政為首的自管區總督府各司主官,正值壯年,這也是李仁孝最好的班底。

李仁孝太學四年期間,可不是他一個人在學習,他一共帶來了西夏三百多人的培訓進修大軍,分別進入大宋帝國各個學院進修學習。同時,西夏大力建設高等學府,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堂遍佈整個西夏自管區,這五六年的時間,李仁孝做得最多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大力發展教育。

這給他帶來了豐碩的回報,整個自管區,西夏的人才儲備是最多的,也是學歷最高的。

這件事,就在大家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大致敲定下來,就等李乾順夫妻回來商談一些細節。

難得清閒下來,趙構帶著德王趙堅,在龍一和梁景二人陪同下,要到興慶府以北的河套地區看一看。

這個地方,是西夏重要的農業灌溉區域,也是河套文明的發源地,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融合之地,“黃河百害,唯利一套”,就是指這片黃河的“幾”字型地區。

趙構到這裡的原因還有一個,這裡建有三座大型的新型水泥產業工業園區,支撐著西夏這幾年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

但是作為後來者,趙構亦明白這些產業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或許這就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正反兩個方面。

天機院的貢獻遠遠不是幾座水泥廠這麼簡單,而是引領當下世界科學技術的巔峰,這雖然得益於趙構金手指的作用,但毋庸置疑,這個時代的科學巨匠們被開啟這一扇扇窗戶之後,爆發出來的旺盛的創造力,才是推動大宋帝國這艘巨輪破浪前行的直接動力。

趙構在指示交通運輸部的批文中明確指出,新修建的官道除了滿足雙向六車道的寬度之外,兩側的綠化帶之外,必須留足兩車道的硬化路面,這是為了以後修建鐵路留出來的冗餘。

倒是這條直達黑山威福軍司兀刺海城的官道兩側的植被綠化,長得生機勃勃,全部是胡楊樹,這種極富地域特色的樹種,為這條官道遮陰避暑起到了極好的作用,也讓趙構此行倒像是悠閒旅遊一般。

這次外出,沒有動用飛龍衛,飛龍衛太扎眼了。而是讓劉正帶領一小隊警衛,擔任這次行動的護衛任務。

劉正現在擔任大帥行營衛隊副隊長長,在龍一領導下開展內保工作,是龍一和龍二、龍七共同舉薦的新衛隊長,可見劉正的能力,是得到眾人的肯定的。

劉直擔任行營副總參議,一直跟著劉浩學習。張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