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孫孫工作去了。”這個狼狽但樂觀的老頭兒轉過來開懷的笑道:“我孫孫馬上都二十的人了欸,也是不好好讀書,初中都沒讀完,跟人家一起打架,後來沒得法,他媽老漢又轉來把他接到那裡去,這哈兒在廣州跟他媽老漢一起的。現在不行啊,現在是,沒得文化是打工都不要你啊,這哈兒不覺得,以後要吃這個沒得文化的虧啊。

學生就該好好讀書呀,他也不懂,老師也不管,還覺得是害他,以後要吃虧呀,你看我那孫孫,這裡打工做不上兩個月又到那裡去,那裡上不了兩個月又換,適應不了,又沒得錢,光一個眼高手低......這哈兒的娃兒,聽話呀,要好好學啊,爺爺談你是好的,只有讀書才出得了人才。”

打一架把房子拿錢的事暫時忘到腦後,老張用看熱鬧的眼神打量那孩子,雖說是瘦了矮了容易受人欺負,但必然這性格也不是個安生的,你看他現在是皺著眉頭很懶散和無聊的模樣,在學校恐怕也是書認識他他不認識書:“......沒得文化,現在沒得文化還能做啷個啊,種莊稼都是機器自動化了,人家那些腦殼,你做啷個要你啊......”

公交來了,捱打的男孩跟老張和其他老頭一起上車,那個幫他的老人仍站在車門口跟他說話:“要信話哈,讀書才有用有出息哦,莫不當回事啊......”

從這裡走三江有兩條公交車和一條鄉巴車,鄉巴車是從上面另一個縣下來到三江去,一個小時一班,石巖到三江的票價是三塊五,隨上隨下。那兩趟公交是幹壩子到三江和石塘到三江,七十歲以上老人憑老年卡免費,大人一元,學生八毛,雖然一個小時一趟,且逢站可停,也可想車上的人氣和老人的比例。唯有中午這個點人稍稍少些,還能找到座位坐下。

最後一個上來的年輕人開玩笑:“還談沒得人,你看這個公交車上,這個還叫沒得人啊?下午一點了還沒得座位。”

門口的老頭兒翹著二郎腿得意的笑:“一哈都是些沒得事做的他不坐車耍你喊他整啷個嘛,老年卡又免費,你看龜兒那些老頭,他還三江的非要到石巖來耍呢!來做個茶館哦,來買只老母雞燉湯哦,搞點不打農藥不撒肥料的小菜哦,來買點幹筍子幹豇豆哦。反正不要錢,這些老頭老太婆,一天吃飽了沒得事做她整啷個嘛。”

司機在前頭望著後視鏡裡罵:“你到市裡面去看看,你看哈兒你大早上去擠公交擠地鐵你看人家上班的罵不罵你嘛!人家上班的上學的都上不了車你天天坐茶館的買菜的跑得腳板翻到腳背上!你這個好過分嘛,你看人家安逸你不!人家新聞都談喊錯峰出行,深怕是前面有便宜佔你去晚了撿不到。”

原本是開玩笑的意思,可司機這樣一說,車裡的老頭老太太們就都不敢吭聲了,光是尷尬的笑著,眼睛望望這個望望那個。

前面的司機又很‘我反正是當慣了惡人,也是為你們好’的語氣哄大家:“我是這樣說哦,聽不聽還是看你們,天天早上好幾車娃兒上來都沒得座位,全是些趕場的老頭兒,比趕考還要積極。不就是坐個茶館嘛,去暗了沒得位置嗎?去早點給你免費嗎?還非要到石岩石塘來,談實話現在石塘石巖還有啷個好熱鬧嘛,說白了就是那兩條街,從上到下一刻鐘不要就逛完了,三江恁大恁熱鬧還逛不了你們嗎?特別是那些早上非要背個揹簍上來擠的!你說那個大早上全是讀書的上班的,人都站不下你還背個揹簍上來,你說看到冒不冒火氣不氣人嘛!真的是。”

靠前一個賣菜的老婦人小聲笑:“背揹簍去賣菜的嘜那是早上去佔攤子的噻,你去晚了攤位一哈都讓人家佔完了還去哪裡賣了。再說人家也就是趕早那陣兒賣菜,去暗了買菜的人都散光了還賣給哪個嘛......”

“所以我就搞不懂你們為什麼去石巖賣菜嘛?”司機從後視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