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時,便見高大庸出來傳旨:“萬歲爺叫進!”
劉統勳躬身答應,隨高無庸往進走,邊走邊問:“殿裡都有何人?”
高無庸微微一笑:“回相爺,傅相和於相都在裡頭呢,您今兒個要不當值,也早叫進了。”
劉統勳知道高無庸處事謹慎,也不問何事,隨他直到丹陛上,便聽乾隆在東暖閣說道:“外邊是延清來了麼?進來!”
“微臣給萬歲爺請安!”因天天見駕,乾隆免了軍機臣三跪九叩之禮,所以劉統勳只甩了甩馬蹄袖,打了個千兒,便即站了起來,衝炕邊兒坐著的傅恆跟于敏中微微點了點頭,二人忙站了起來,衝他行禮。
“兩位相公正跟朕打擂臺呢,延清來的正好。都說楊應琚好大喜功,有點華而不實,chun和想著自己請戰呢!”
中緬衝突由來已久,自從緬甸貢榜王朝建立,迅速壓服邊境上的諸多土司,在對原緬甸各土司確立統治之後,緬甸一方就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配合各族土司的部隊以軍事威脅向清zhèngfu管轄的內地土司徵收“花馬禮”(貢賦)這些內地土司有的屈服,剩下比較頑強的土司,便派人向雲南地方官服請求軍事支援。但那個時候,乾隆皇帝正忙於平定xinjiāng內亂,無暇南顧。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一直奉行綏靖之策,這便助漲了緬甸方的氣焰。直到乾隆皇帝從平定xinjiāng這一事情脫身,便將視線轉到了這邊,中緬邊境局勢頓時緊張起來。
乾隆二十七年,緬甸方向內地土司徵收貢賦未果,遂出兵入侵雲南孟定和耿馬兩地,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當地的民居,正式點燃了中緬衝突的導火索。
耿馬土司出逃後,立即率領土練(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武裝力量)和場練(邊境一些礦場為保自我安全建立的武裝力量)反擊追殺緬兵,先後斬殺二百餘人,緬甸兵敗。
不過為了息事寧人,事後耿馬土司還是向緬甸方繳納了“花馬禮”,至此兩地稍微得到了平靜。不過,車裡土司(西雙版納)管轄地帶卻依舊不得安寧。乾隆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緬甸方連年入界sāo擾,尤其是到了乾隆三十年,sāo擾規模驟然升級。
至此乾隆再也看不下去,擢升太子太保雲南巡撫劉藻為雲貴總督,委其處理中緬事宜。劉藻到任,明白乾隆對邊事不願再綏靖,於是緊急派兵追繳,但除擒獲幾名小嘍囉,別無戰果。
去歲七月,緬兵飽掠之後自動撤退,劉藻思功心切,競以“緬兵望風遁走,我軍大捷”上奏。緬甸方卻不給他面子,於十月份再次以數千人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地橄欖壩,兵鋒甚至深入內陸思茅地區,同時行文大清,宣佈車裡為緬甸領土。當地土練一觸即潰,劉藻急忙派九千綠營圍剿,卻拿遊動作戰的緬兵毫無辦法,甚至還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緬兵埋伏,死傷上百人。
乾隆帝聞奏震怒,將劉藻革職,降補湖北巡撫,同時明喻陝甘總督楊應琚接替劉藻之職。
這是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劉統勳一時間想不出為何又出了變故,沒有說話,而是目視傅恆。
傅恆自然留意到了劉統勳的視線,微微一笑道:“老大人別這麼看我,佩之其人,為政勤勉,jing明能幹,政績突出,算得上我大清不可多得的能吏。不過昨ri筠庭見我,言談間涉及此事。我便想,佩之從無軍事經歷,加之年歲已高……兵兇戰危之處,來不得半分馬虎,所以這才來向主子毛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