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英法,甚至美國也會藉機撲過來!另外,不能忘記還有背後的中國和白俄,它們會不會從西伯利亞或者突劇斯坦捅我們一刀子?那是肯定的,他們甚至可能趁著德國人打來時,撲向我們,這太危險了!絕對不能讓世界大戰從我們這裡開始,這是最壞的狀況。最好是先讓帝國主義列強們打去,等他們都精疲力盡了,我們再就像當年的美國。這是我們最好的狀況。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在歐州尋找盟友。英法不行,就只能試著接觸危險的希特勒了。其實接觸希特勒並不比與英法簽訂條約更危險,因為英國法國和希特勒一樣,會在關鍵的時候不講信譽。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希特勒感覺到,我們是安全的,至少跟英法比起來我們更安全,只要讓他先從西歐開始戰爭,就能給我們爭取一到兩年的時間
正因為如此,自己才會接過希特勒遞來的“友誼之手。”同德國簽定互聯不侵犯條約,歷史證明了自己的判斷基本上是正確的。戰爭網一爆發,希特勒用閃電般的速度摧垮了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也在納粹的刀鋒前像麥子一樣紛紛到下。而擁有勸萬軍隊、與德軍勢均力敵的法國竟然在短短的幾十天之內就徹底崩潰了,只剩下了英國依靠海峽天險據守本土。而蘇聯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特別是“秘密協定”的掩護下在東歐得到了大量土地。
面對德國的輝煌勝利,同時迫於來自己東線帝俄越來越直接的威脅。最終蘇俄不得不向希特勒敞開的懷抱,同德國、義大利,還有該死的日本簽字拍林條約,成為德國的盟國,儘管和這個。“盟國”之間幾乎沒有更為深入的信任,在蘇德邊界上,兩國都部屬以百萬計的軍隊。
儘管和德國簽定了雙方都懷疑的“同盟條約”但卻讓蘇俄得到了西線暫時的安全,最為了緩解東線的壓力,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蘇俄的情報部門就透過對美國的滲透,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最終中國人的擴張以及親德造成了英美恐慌,從而誘發了對中國的制裁,最終導致中國對美國宣戰。
“這下我們可以放下心了!”
當得到中國對美國宣戰後,蘇俄中穴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長鬆一口氣,一直以來壓在所有人心頭的那把利劍終於調轉了他們的方向,而中國和美國的戰爭將會很大程度上消弱中國。
而中國對美國的宣戰,同時給蘇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利的收穫,英國外交大臣艾登秘密訪問蘇俄。
“英國從不認為蘇聯是軸心國成員,蘇聯加入四國條約是建立於國家安全保障基礎上,而非為了實現領土的擴張”英國支援蘇聯對東方的要求!美國總統羅斯福亦抱有相同的看法”在我們看來,蘇聯對的東方的要求是合理的,並符合蘇聯人民意願的”
想到今天下午同用艾登會面時,艾登轉交的的邱吉爾的親筆信中的內容,朱加什維利慢悠悠的無聲的步子走到自己的辦公桌邊,把燒焦的火柴梗投進那厚重的鋼菸灰缸裡,然後不慌不忙轉過身來對著兩個筆直站著的軍人,冷淡地問道。
“你們覺得美國人可以擊敗中國嗎?”
“嗯,,中美兩國想徹底擊敗對方會非常困難,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無論中國或是美**方,都沒有徹底擊敗對方信心,相比之下,中國人更相信自己有擊敗美國的能力。”
鐵木辛哥用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回答著朱加什維利問題。
但顯然朱加什維利對此非常不滿意,他輕哼一聲扭頭看向另外一名軍人。
“朱加什維利同志,根據我們的分析,中美兩國的戰爭勝負,最終將由海戰決定,假如美國贏得一場決定性的海戰勝利,那麼美國即有可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梅列茨科夫用一個相對符合朱加什維利的意願的答案,儘管這個答案同樣有著兩面性。
對這兩個答案朱加什維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