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其實大秦的官員從秦牧大興水師,還將水師改為海軍這些舉措中,不難猜測秦牧對海貿的態度;
作為歷代最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的寧波府,曹衛君對此更是上心。在這方面花了很多心血,在秦牧面前侃侃而談,不但對各種商品如數家珍,對市舶司的構架及管理方面,也很有些獨到的研究。
城上東風正緊,吹得各人的衣袍飄拂不定,秦牧那黑色王袍上的金龍振振欲飛,放眼回望,一壕春水半城花,煙柳暗千家。
河上舟楫往來忙。岸邊漁翁垂釣閒,欸乃一聲山水綠。巖上無心雲相逐。這就是寧波,有繁花似錦,有商賈如雲,有閒雲野鶴,有叫賣聲聲。
秦牧手按著劍柄,一面沿著城牆徐行,一邊說道:“明代的市舶司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我大秦要效法。只有效法宋代的經驗,有關宋代市舶司的情況,曹知府想必也有些瞭解吧。”
曹衛君立即答道:“啟奏秦王,對此臣略知一二。”
“好。你說說。”
“有宋一代,一直是鼓勵商人從事海外貿易的,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開始,宋廷就開始在寧波等地設立市舶司。負責海外貿易的管理和徵稅。
但凡出海的商船,須經市舶司查驗貨物,繳納商稅之後發以出海的關防憑證。若沒有市舶司的關防憑證,一但被緝獲,則沒收商品,並處以重罰。
他國入港的貨物,在哪個港口登陸,販運來的貨物,如何處置都有明確規定,所有商品需經市舶司查驗證稅,方可上岸交易。”
秦牧聽得很認真,因為宋代的市舶司制度是非常成功的,它為宋廷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入,對此,秦牧可以說是垂涎三尺啊。他接著問道:“在徵稅方面,宋代的市舶有何規定?”
“回秦王,宋代市舶稅課徵制度分為三方面:抽解,禁榷,博買。制度條文具體,細化。比如,再抽解的過程中,貨物要分粗細,就此分兩種不同的稅率。各種貨物入港也有詳細規定,以調節各類商品進入港的數量。同時,限制一些商品出海,比如銅錢、鐵器、糧食以及軍需用品等等。”
秦牧聽了非常感興趣,就他所知,在後世關稅作為三大稅種之一,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以稅率的高低調節進出口貿易,從而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方向、規模與速度,進而影響物價穩定的程度。
曹衛君說得雖然不算很具體,但很顯然,宋代的關稅已經初步具備了調節進出口貿易的功能,這是很了不起的進步了。
秦牧接著問道:“曹知府具體說說宋代是如何管理市舶司吧。”
“在行政管理方面,宋廷設在提舉市舶使、判官和監官等職,前二者或專職,或兼職,後者則為專職。
由於市舶司官員每天涉及到大量財貨往來。宋廷在市舶司官員任用方面,也特別主意,通常是選用那些正直清廉,招徠得力的官員;
並規定兼任市舶使的官員必須是少卿以上官職,市舶庫監管人員必須由未犯過贓私罪的文武官員擔任。不得破格差注初官、避親嫌、避本貫、避置司州等限制條款規定。
對貪汙、瀆職和橫徵暴斂者,則予以嚴厲懲處,如降官職、除名、勒停、衝替、罷官職、延長磨勘期限等懲罰。
除此之外,宋廷還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市舶司官員須到京城供職一定的期限予以考察,考察合格後才可出任市舶司官職。
如在市舶司任滿三年確實廉潔謹慎,沒有觸犯相關規定,經巡察御史查核,再由本路轉運副使奏保,給予獎勵,官員任滿,必須上繳在任期間的徵稅冊籍,以為考核之用。
為了鼓勵市舶司官員,促進海外貿易的發展,還規定官員在任期間,關稅收入按規定無缺欠者有獎,超額完成者,更是予以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