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自損八百,未分勝負。

很快又傳來訊息,澳門的葡萄人也反水了,一起加入了對抗大秦的行列,使得東南沿海的局勢更加危急。

青藏的和碩特部兩萬大軍,兵圍蘭州城,大掠蘭州周邊,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兵,大有一舉攻取蘭州,截斷河西走廊東端的架勢。

如果蘭州失守,整個河西走廊兩面受敵,後果不堪設想,南京聽不知那金戈鐵馬的轟鳴,卻感受到了陣陣凜冽的朔風寒意。

這天,大秦宮裡終於有動靜了,第道聖旨下達:調馬六兩、崔鋒、艾能奇三部兵馬,全力圍剿思恩府叛亂。

風起青萍之末,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開始,接來下恐怕將是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的情景了。

********************

PS:上個月的月票獎沒了,正傷心,早上起來一看,這個月連分類月票榜都沒上,心碎一地。

兄弟姐妹們,風雲際會,戰雲即起,請大家支援,求保底月票!。

(未完待續……)

第762章 龍吟

***

龍武二年七月初八,紅日初升,霞光萬道,灑在大秦宮上。

三通鼓一過,文武百官,在引班御史的帶領下,執笏而行,走上那高高的盤著五爪金龍的金階,魚貫進入紫宸大殿。

在陣陣跌宕起伏的洪鐘大呂聲中,虎豹齊嘯,狼象低吼,皇帝擺出全副儀仗,身著黑色龍袍,頭戴十毓冕冠,腰配龍泉寶劍,御紫宸殿。

韓贊周站在丹墀一側,手上拂塵一拂,仰首高聲喊道:“陛下升殿,百官跪迎!”

秦牧手按著劍柄,從後殿走出,兩名宮女,持雉羽宮扇隨行,立於御座之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行三拜九叩大禮,拜倒滿殿。

秦牧站在盤著金龍的御座前,目光透過遮面的垂珠掃了整個大殿一眼,比往時慢了須臾,才展開大袖,徐徐坐下。

“眾卿平身!”

“謝萬歲!”

文武大臣起身,退回班列,大夥心裡明白,皇帝突然召開大朝會,還故意遲緩片刻才讓大臣起身,這是在立威!

所有大臣都微垂著頭,沒人敢正視丹墀上的龍椅。一種凝重的氣氛瀰漫著,讓站在班末的那些官職低下,平日連參加常朝的資格都沒有的官員心中大感忐忑,額頭隱隱見汗。

今日,皇帝佩劍上殿,或許不只是要向外敵發出反擊的怒吼。

攘外必須安內,今日,誰敢反對他,指不定會被先“攘”掉。

剛剛坐下的皇帝,再次站了起來,殿外的微風吹入,丹墀上那黑色的龍袍輕輕拂動,兩邊的鍍金仙鶴中噴出的輕煙。讓丹墀上那個高大的身影變得有些縹緲。

“朕,自御極以來,夙興夜寐,勵精圖治。然今四境不靖,內亂又起。有人說,這是朕有失仁德所至,彈劾之聲不絕,似乎朕不下罪己詔,便不肯罷休。”

丹墀上傳來的聲音,平靜。但有力。

此刻,整個金鑾大殿除了秦牧的聲音,甚至聽不到一絲呼吸聲。

皇帝一開始就把話說得如此之重,讓殿中大臣本就忐忑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

這些日子,批評的聲浪確定是此起彼伏,雖然很少有人敢直接把矛頭指向皇帝本人,但遭到攻擊最多的,無不是那些堅持執行皇帝意志的人。這其實就是在間接的攻擊皇帝。

罪己詔豈是輕易能下的?

除了明末的崇禎皇帝把罪己詔當成家常便飯外,沒有哪個皇帝會輕易下罪己詔。

作為開國皇帝。罪己詔這三個字更是最大的忌諱。

因為罪己詔是在自我否定執政的正確性和合理性。